黃海觀瀾|“代表說尼山”背后山東的文化密碼與“兩創”實踐
3月12日上午,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在代表通道上說,如果把中華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樹,它的樹干之所以又粗又壯,是因為它的根扎地很深很牢,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突出的優勢之一,也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我為自己作為一個中華文化的研究者感到由衷的自豪。
時隔2500多年,仍是全民文化偶像,網絡時代里的“頂流”,具有如此影響力,環顧世界,難有出孔子其右者。如楊朝明代 表所言,曲阜尼山是孔子誕生的地方,在這里連續舉辦了8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這是一個文明交流的窗口,也是一個連接世界的紐帶。
隨著時代的發展,尼山也在以另一個可感可觸的面貌被外界看見。今年2月1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山東省委網信辦、新華網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文化“兩創”網絡主題宣傳首站行進式采訪走進濟寧尼山圣境,深入挖掘山東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立起新時代山東“文化泰山”的生動實踐。
在這里,媒體記者發現,尼山圣境近年來守正創新,不斷迭代打出新玩法,不僅推出了《金聲玉振》演出、還有尼山圣秀、明禮小劇等等實景演出,還設置了豐富多彩的研學游與文創產品開發,不僅讓傳統文化變得可觀可聞可感,還為傳統文化插上“翅膀”,飛入千家萬戶。
和自然界的天體運行、萬有引力等一樣,人類的生存和社會化活動也有著一些行為準則,無疑,孔子是重要的發現者之一,他揭示出了一些規律,使得人類社會活動的良好運轉變得有章可循,故有哲人稱“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如每個人都知道子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話,如今,從整個世界來講,這句話已經被確認為世界倫理的金律,揭示出它重要的倫理意義。
不管你承認與否,或者意識到了沒有,我們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待人接物的禮儀、為人處世的原則,已經深深地受到了孔子的影響。特別是在山東,儒學的發源之地,熏陶了山東人民勤勞樸實、熱情好客等品質,成為了鮮明的印記。這種根生源出的特點,也使得山東人在做事、經營等方面重信守諾,打造出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全省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也在全國名列前茅。如今,“好客山東”“好品山東”也已成為山東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名片。
有趣的是,“好客山東”“好品山東”似乎都能從儒家文化中找到“源句”,如孔子說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明顯的待客之道,是山東人好客的文化基因;“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等,放在商業環境中,應是經商的金科玉律,是“好品山東”背后的人品支撐,有了好人品,才有好產品。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一方針指引之下,山東的傳統文化更加光彩奪目,在新時代展現了更加澎湃的生命力,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進而實現古為今用、繼往開來、推陳出新、發揚光大,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
近年來,山東系統推進文化“兩創”,標志性成果不斷涌出,《齊魯文庫》開篇之作《儒典》世界矚目,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全球圈粉,威海“靖遠”艦遺址新發現登上全國熱搜第一,山東手造展示體驗中心成網紅打卡地,《城子崖》等多部紀錄片爆火……齊魯大地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沉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推動文化“兩創”具備良好的現實條件。
據統計,山東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項目8個,國家級名錄186項,省級名錄1073項,市級名錄4121項,縣級名錄12758項,總量居全國前列,這成為了山東深入推進文化“兩創”的一座資源“富礦”。
相信楊朝明代表的推介,會激發更多人從儒學中吸收精神營養的動力并從中受益,給人生更多的成長可能。同時,也相信山東會有更多的出圈成果,打造文化“兩創”新標桿。
文|聞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