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推動項目落地見效,青島發布優化營商環境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16項政策措施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今年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等重點工作,從提升自然資源保障能力、提高自然資源保護水平、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提升自然資源系統服務效能4個方面,制定集成了16項政策措施。
在提升自然資源保障能力方面,提出國土空間規劃批準前的過渡期內,符合要求的項目可采用預支建設用地規模的方式保障建設項目用地空間。推行多部門聯合開展建設項目選址工作,保障建設項目精準落地。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從市級統籌的新增用地指標中列支約3000畝指標對工作先進區、市予以獎勵。
在提高自然資源保護水平方面,支持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將平原地區非耕地逐步恢復為耕地,拓展補充耕地來源渠道。探索山坡耕地與平原林地置換工作,實現“宜林則林、宜耕則耕”。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規劃區、重要交通線、海岸線可視范圍內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在提高自然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加大低效片區征遷力度,重點引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有序推進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合理確定住宅用地招拍掛起始價格和競買保證金繳納比例。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推進工業用地帶條件招拍掛出讓(租賃),實行帶方案出讓,實現“拿地即開工”。積極探索建立工業用地產業準入、畝產效益評價、項目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
在提升自然資源系統服務效能方面,繼續推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制,適時公布第二批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優化不動產“一網通辦”服務,持續推廣“全市通辦”服務,進一步探索將更多不動產登記事項納入通辦服務范圍,實現全市不動產登記跨區域、無差別辦理。提升優化“交房即辦證”,切實為企業和群眾不動產登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據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優化營商環境16項政策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幫助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企業用足用好相關扶持政策,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