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出臺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新政策 多項優補等你來
青島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柴米多 朱穎)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上午召開的發布會獲悉,近日,中共青島市委農業農村委員會出臺了《關于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對我市鄉村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整合、提質升級。《措施》明確規定,管理期內的齊魯鄉村之星、現代農業類行業拔尖人才可申請無抵押、無擔?!叭瞬刨J”信用貸款,符合條件的鄉村好青年可申請“鄉村好青年貸”,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要位置,以創建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為契機,打造農業科技人才創新先行區。
目前,我市農業領域累計建成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74個,重點農業科技領軍企業研發人員達4700余人,高素質農民總量達19萬人,其中具有職業農民職稱的鄉村人才達947人,開發培育了一批符合農業發展要求、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農村實用人才。進入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加強鄉村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措施》共分為三個部分十五項內容,聚焦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服務、鄉村治理、傳統技藝、鄉村好青年等五支隊伍建設,完善鄉村人才引進、培養、創新創業支持、評價、城鄉人才交流等五個工作機制,著力強化組織領導、人才服務、金融支持、創業用地、典型選樹等五大保障措施。
突出服務大局:《措施》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黨代會、市黨代會部署要求,聚焦加快建設農業強市,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的中心任務,加大政策創設力度和資金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我市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政策供給水平,全面優化我市“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鄉村人才振興環境。
突出目標引領:目前,我市鄉村人才總量已達41萬人。在此基礎上,《措施》提出了統籌實施產業帶頭人培育、首席專家結對幫扶、萬名賢人回鄉、鄉村工匠培育、鄉村好青年選培等重點任務,有計劃、有步驟實現到2025年全市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公共服務專業人才、能人鄉賢、能工巧匠、鄉村好青年各1萬人的工作目標。
突出政策引導:《措施》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明確鄉村人才工作方向,完善33條鄉村人才支持政策,優化了16條保障工作舉措,引導各類人才下鄉創新創業,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積極把鄉村人才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資源。
突出典型引路:《措施》系統部署了“青島拔尖人才”“青島市優秀鄉鎮農業技術人才”“最美基層農技員”“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大學生創業之星”“村村都有好青年”“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十佳農民”等各種培優評先活動,發揮典型引路和標桿示范作用,引導更多人才投身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
突出載體支撐:《措施》安排了“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萬名大學生招引計劃、“青禾”人才培養計劃、“思勰”農業高端人才體系建設計劃、鄉村振興英才培育計劃、鄉村振興“雛鷹”培育計劃、“集賢”工程計劃、“一村一創客”行動等一系列活動,優化提升一批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服務載體,奮力打造鄉村人才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措施》的著力點在于強化政策措施,落腳點在于引導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形成旗幟鮮明的政策導向。
堅持一以貫之:各級各部門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重要位置,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完善人才工作體系,完善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鄉村人才振興長效機制,強化督查考核”,作為落實上級部署要求的重要保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爭創國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臺,全力當好全省“2+N”人才集聚雁陣格局的“領頭雁”。
堅持引育并舉:通過定向培養、“青鳥計劃”等專場招聘、“返家鄉”等實訓實習、基層鍛煉等形式,推動大學生到我市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納入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的D類以上現代農業領域人才,可通過直接面試方式招聘進入事業單位;推進種養加能手技能培訓,實施農民技能提升行動,每年完成農民技能培訓1000人以上;獲評“鄉村振興英才”的人才,定向培養1-2名基層農業農村人才;各區市每年選擇2-3名有潛力的鄉村振興人才,列入鄉村振興英才觀察目錄,觀察期2年,經考核合格的,可直接列入鄉村振興英才評選目錄。
堅持分類施策:分領域培養一批理論深厚、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農業杰出人才,納入體系的高層次人才,按照對應的人才類別享受對應的財政補助、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政策;設立“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基地”“農業人才創業基地”,采取“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試點打造一批創業基地,配套建設農業實踐基地、辦公設施;對創辦個體工商戶等創業實體的,給予創業補貼6000元;對創辦小微企業的,給予補貼12000元,以及每個崗位2000元的創業帶動就業補貼,并享受農業和小微企業稅收減免政策。
堅持市場配置: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發展特色產業、精品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按規定享受不超過60萬元、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管理期內的齊魯鄉村之星、現代農業類行業拔尖人才可申請無抵押、無擔保“人才貸”信用貸款,符合條件的鄉村好青年可申請“鄉村好青年貸”,額度不超過1000萬元;各區(市)鄉村之星、已出管理期的省市人才工程獲得者,申請貸款從事農業創新創業活動時,可根據申請人實際情況適當上浮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20%;對優質鄉村創新創業項目,將農業擔保費率降至0.8%以下。
堅持產才結合:開展“裕農杯”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建立健全以賽選才、以賽育才機制,評選青年、大學生鄉村創業之星、鄉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農業創客達人”和優秀鄉村創新項目,對獲得稱號的人才和落地并實施轉化的優秀農創項目給予支持,在人才賦能、人才推薦上予以傾斜;到2025年農業農村創業基地達到5處,每個行政村有創客1名以上,農業創新創業人才保持在3萬人以上。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措施》真正落地見效,惠及廣大鄉村人才、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還需要各級各有關部門戮力同心、齊抓共管,更需要廣大媒體朋友的廣泛宣傳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衷心希望各位新聞界的媒體朋友一如既往關心關注鄉村振興工作,為鄉村人才振興、鄉村全面振興加油鼓勁、凝聚力量,共同助力我市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鄉村力量。
記者提問
問:本次出臺的《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答:鄉村振興,人才先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將人才作為鄉村振興的五大要素之一。我市出臺《關于支持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對鄉村人才的政策激勵引導,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具體來說,主要有三點考慮。
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政策體系。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實施新時代“人才強青”計劃,構建起涵蓋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海洋人才、海外人才等各類人才的政策體系。但當前的政策體系主要側重于從人才層次或產業領域的角度進行劃分,而在鄉村人才領域缺乏專項的支持政策。我市農業人口基數比較大、鄉村人才數量多,同時農村實用人才是人才分類的六支隊伍之一,有必要出臺一部含金量高、覆蓋面廣、操作性強的專項政策予以支持。通過出臺《措施》,希望可以進一步強化政策引導激勵作用,在廣大鄉村打造有吸引力的政策“洼地”,吸引更多有知識、有能力、有情懷的專業人才投身鄉村、奉獻鄉村,筑牢鄉村振興的人才基礎。
二是更好服務支撐國家、省重大戰略。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青島正在積極爭創吸引集聚人才平臺,融入國家人才發展戰略布局。其中,“現代農業”是創建的重要方向,要著力打造“現代農業人才創新先行區”。通過《措施》的出臺,可以更好的將創建目標、創建任務具體化、路徑化,更好發揮人才在拓展農業全產業鏈條、創新農業生產模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等方面的引領性作用,探索人才引領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路徑模式,更有力的支撐國家、省重大戰略實施。
三是涵養優良發展生態。促進鄉村人才振興,既要靠政策引才,更要靠生態留才。《措施》制定出臺過程中,調整了以往以物質激勵為主的思路,堅持把為人才解難幫困作為“拴心留人”的重要途徑,通過完善鄉村人才引進機制、培養機制、創新創業支持機制、評價機制、城鄉人才交流機制等五項機制,涵養優良的鄉村人才發展生態,有序引導大學畢業生到鄉、能人回鄉、農民工返鄉、企業家入鄉,用鄉村廣闊天地的發展機遇吸引人,用鄉村田園宜居的優美環境留住人,讓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大有可為,讓愿意留在鄉村的人才干得舒心、干得起勁、干得踏實,更好引領驅動全市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問:《措施》在鼓勵和推動人才向鄉村流動方面,采取了哪些手段?
答:我市堅持人才優先戰略,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為目標,聚焦農村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構建人才投身鄉村價值實現平臺,聚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隊伍,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加強協同配合,統籌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立足“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性轉變,在市委統一領導、市委組織部門指導、市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人才振興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下,加強與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等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專班各成員單位(部門)、涉農區(市)的協同配合,統籌推進全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扎實有序開展。
二是加大政策供給,推動優秀人才集聚鄉村。強化鄉村人才投身鄉村振興的政策支撐,對引進畢業三年內的高校畢業生,按照本科、碩士、博士每人每月500元、800元、1200元的標準發放36個月的住房補貼。對鄉村用人單位引進首次在青就業創業并購買唯一商品住宅且具有本市戶籍的碩士、博士,分別發放10萬、15萬元的一次性安家費。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勞動者參加就業技能培訓,按規定給予最高3000元培訓補貼。支持各類人才返鄉創業,按規定享受創業輔導、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
三是補齊鄉村短板,壯大基層服務人才力量。實施萬名大學生招引計劃,通過定向培養、返鄉創業、基層鍛煉等方式,推動更多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建設一線工作。實施“青禾”人才培養五年計劃,面向重點農業院校招聘市、區(市)、鎮(街)事業單位緊缺專業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的D類以上現代農業領域人才,可通過直接面試方式招聘進入事業單位。開展“尋找鄉村振興合伙人”行動,圍繞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積極引導和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四是積極放權賦能,激發鄉村人才發展活力。積極實施基層事業單位農業專技人才元“定向設崗、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鄉村人才服務鄉村期限視為基層工作經歷,按照相關規定可作為職稱評審、崗位聘用的依據。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到鄉村兼職和企業離崗創業,對農業農村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在崗位聘任時優先考慮。下放區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組織權限,賦予事業單位專業靈活設置、面試考察自主選拔等選人用人自主權。擴大基層單位招聘計劃所占比例,區(市)、鄉鎮(街道)事業單位可增加定向招聘崗位數量,重點加大“三支一扶”等基層服務項目生和優秀社區、村黨組織書記等基層服務人員定向招聘力度。進一步簡化基層事業單位招聘流程,放寬崗位專業、年齡、學歷等基層單位公開招聘條件,采取單獨劃定筆試分數線或開考比例等方式,吸引各類人才向基層流動。
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鄉村人才的主陣地,《措施》在發揮農業市場主體在引才育才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企業既是引進使用人才的主體,也是人才發揮作用的舞臺。《措施》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配置”的人才招引、培育、開發模式,讓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人才不但能引的進,還要留得住、用的好。《措施》中對發揮企業引才育才作用的具體舉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建強產業骨干人才隊伍。2020年3月,《青島市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2020-2022)》中明確,構建鄉村人才發展長效機制,目前我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已達到4萬人以上。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出臺了《措施》,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導作用,實施產業帶頭人培育行動,重點培育一批規模農業企業負責人、示范合作社理事長、農場主、農家樂和民宿經營業主、農村電商帶頭人等鄉村產業發展骨干人才,再培育鄉村產業帶頭人1萬人以上。
二是助力企業招引優秀人才。《措施》注重激發企業在選人用人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注重引導企業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發揮積極作用,集聚一系列友好的人才招引扶持政策和人才服務舉措,例如:對小微企業招用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鼓勵事業單位人員到企業離崗創業,創業項目取得顯著經濟社會效益的,對農業農村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在崗位聘任時優先考慮;實施“一村一創客”行動,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發展特色產業、精品民宿等新產業新業態的個人和小微企業,按規定享受不超過60萬元、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設立“鄉村振興青年創業基地”“農業人才創業基地”,采取“政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試點打造一批創業基地,配套建設農業實踐基地、辦公設施;等等。這些政策將進一步實現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三是加強優秀產業人才培育。注重擴大鄉村人才增量,持續開展高素質農民、職業農民培育,各級財政累計投入9360萬元,開展了產業帶頭人、專業農機手、高素質女農民、兵支書等重點人群培訓班,農村電商和直播帶貨、農業生態、高標準農田建設、秸稈綜合利用等專項培訓班,鄉村人才的理論水平、科技素養、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洞胧烦雠_后,我們將持續抓好產業人才培育,每年舉辦農業領軍人才研修班,將有影響力的村黨組織書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種養大戶帶頭人等納入培訓范圍,提升綜合素質;持續抓好以賽選才,組織“市長杯”中小企業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山海盟鄉村振興創新創業大賽、青島市農民教育培訓教師技能競賽等活動,健全以賽選才、以賽育才機制;持續抓好人才人才平臺展示,定期舉辦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省級鄉土人才技藝技能大賽和鄉土人才建設成果展,激發鄉村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問:《措施》出臺以后,財政在推動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將會有哪些具體措施推動政策落實落地?
答:近幾年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緊平衡壓力前所未有情況下,我市將人才工作作為重點領域進行全力保障,人才投入逐年增長,2022年人才總投入13.42億元,其中人才專項資金5.7億元,2023年預算安排人才專項資金7億元。
加大對農業人才的財政支持力度,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的具體行動,在《措施》新政的起草過程中,市財政局積極配合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對政策的針對性、可操作性等進行了論證和測算,希望符合政策的企業和個人能夠積極創建、申報。青島敞開大門歡迎致力于投身鄉村振興的企業和優秀人才到青島鄉村創新創業。作為財政部門,在新政落實方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是多方式支持鄉村人才創新創業。2021年我市首創“人才金”,實施財政資金“撥改投”,2023年資金規模將達1.5億元。《措施》中首次將農業“以賽選才”“項目選才”等方式評選出的項目,納入“人才金”投資支持備選范圍,由專業投資機構根據人才、項目情況,通過市場化方式投資,支持鄉村人才創新創業。
二是配合建立鄉村人才選拔機制。市財政局配合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聚焦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的需求,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示范帶動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面向推動鄉村振興的不同人才群體,繼續開展“青島市鄉村振興英才”“青島拔尖人才”“青島市優秀鄉鎮農業技術人才”等多種人才的評選,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調動鄉村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是加快人才資金撥付。市財政將持續推動資金撥付流程再造,對兌現農業人才政策的資金按照“預撥+清算”的方式提前下達各區市,確保政策及時兌現,提高鄉村人才實際感受度和獲得感,釋放人才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