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個海洋重點項目“六成”指向制造業!青島大手筆推動“海洋制造”邁向高端
在今年90個海洋重點項目中,制造業項目53個,計劃投資989.07億元
青島大手筆推動“海洋制造”邁向高端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24日訊 制造業是青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近年來,青島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著力塑造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前不久,青島在海洋領域確定了一批今年的項目建設“核心”:突出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90個海洋重點項目中,制造業項目53個,計劃投資989.07億元,進一步培育海洋制造業強勁動能。
90個海洋重點項目中,制造業項目占比近六成
加快發展可再生能源,努力實現傳統化石能源替代,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和即墨區,金能沐官島海上光伏發電項目、大唐HG38樁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項目、中電建115萬千瓦海上光伏發電項目、京能國際光伏發電項目等一批海上光伏發電項目正在逐步展開。可以預見,隨著眾多項目落地見效,必將有力推動青島海洋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項目建設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青島按照“涉海元素多、產業前景好、經濟拉動強”的原則,經反復研究篩選,確定了90個海洋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2031.0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80.61億元。其中,包括金能沐官島海上光伏發電項目在內的制造業項目53個(含基礎設施項目5個),占比近六成,計劃投資989.07億元。
“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了‘全市加力提速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和招商引資動員大會’等會議,明確了狠抓實體經濟和項目建設的鮮明導向,為海洋項目建設發展提供了指導遵循。”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海洋項目建設負責人李聰說,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青島今年海洋重點項目突出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切實為海洋實體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同時,提高對項目“涉海元素”的標準要求,讓今年的海洋重點項目庫門檻更高、“海味”更濃、質量更優。
除了在結構方面突出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外,青島今年的海洋重點項目質量也相對較高。據介紹,在90個海洋重點項目中,總投資30億元以上的海洋項目有22個,計劃總投資1520.43億元,占到項目總投資比重的74.86%;4個項目納入省重大項目,38個項目納入市重點項目。項目覆蓋海洋裝備、海洋新能源等海洋產業,將有力支撐和推動青島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
項目清單涉及多領域,不乏全國全球“首個”
縱觀青島市2023年海洋領域重點項目清單,53個海洋制造業項目涉及海洋船舶制造、海工裝備制造、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涉海材料制造和海洋工程建筑等多個領域,持續推動“海洋制造”邁向高端。
在海洋船舶制造領域,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展的“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2.0版”項目是典型代表。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深水網箱、養殖工船等深海遠海養殖”。這是“養殖工船”首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而青島2022年建成運營的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已經率先做出了積極嘗試。2.0版項目將依托“國信1號”做進一步優化設計,陸續打造5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形成養殖工船 2.0版標準化版型,繼續引領養殖工船產業創新發展。
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在建的“流花11-1/4-1油田二次開發項目”是代表之一。流花11-1圓筒型FPSO(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是亞洲首座圓筒型FPSO,設計壽命30年,作業水深324米,最大排水量10萬噸,可連續在海上運行15年不回塢,能抵御百年一遇的超強臺風,預計最快年內達到交付條件。近年來,青島已經交付世界最大噸位FPSO“P70”、我國最大作業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圓筒型FPSO的建設,將打破國外公司對該類型FPSO在設計、建造方面長期形成的壟斷地位,進一步助力青島海工裝備向“大型、高端、深水、國際化”產品發展。
亞洲首艘圓筒型FPSO加快在青建設
在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領域,將于今年竣工的“海洋之心·國際藍色生物谷項目”備受關注。海洋之心·國際藍色生物谷項目是2023年山東省重大實施項目,位于青島藍谷,按照“一心一鏈”布局開發建設。“一心”即研發商務服務中心,主要建設公共研發檢測平臺等公共配套,為企業落戶發展提供公共服務;“一鏈”即以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凌沛學領銜的美谷生物科技為龍頭鏈主企業,打造我國最大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質美妝產品研發、中試、生產和銷售基地。2022年以來,青島藍谷布局了海洋生物等4個千畝產業園,海洋之心·國際藍色生物谷項目的加快建設,為青島深化海洋生物醫藥業發展搭建了重要載體。
在涉海材料制造領域,既包括海洋生物材料,如“高品質殼聚糖原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化妝品級、醫用級高品質殼聚糖原料標準化生產線,并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也包括涂層材料。例如,“新泰和納米科技項目”主要從事新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用于海洋船舶電池正負極、船舶電機、納米材料部件以及船身防腐涂料等,預計今年竣工;“中鋼水性漆項目”主要從事船舶用功能性水性涂層材料、港口碼頭集裝箱用底漆、中漆、箱內漆和軍民兩用功能性涂層材料的研發及生產,預計明年底竣工。
在海洋工程建筑領域,“青島國際郵輪母港區啟動區地下道路及基礎設施項目”、“膠州灣第二隧道”項目、“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建設項目北部碼頭”項目等加快推進。其中,“天然氣水合物鉆采船建設項目北部碼頭”項目將建設2個專用碼頭泊位及相關配套,服務于大洋鉆探船和保障船靠泊需求,預計今年竣工。
“下一步,我們將牢固樹立‘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完善項目管理、調度、服務、考評‘四項機制’,多措并舉推動海洋重點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助力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發展,塑造青島海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戚永戰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李勛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