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重磅發文,青島被賦予“發展極”定位
山東正在加速激活文化旅游業“一池春水”。
3月26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青島召開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發出了加快文化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員令。
趁熱打鐵,五天后的3月31日,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對外發布,為振興文化旅游業謀篇布局。
3月3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意見》進行了解讀?!兑庖姟饭?部分29條,科學謀劃提出了未來5年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布局和發展目標,并對2035年遠景目標作出展望。
政策是最大的資源,也是最好的紅利。通過政策引導,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是山東堅決扛起“走在前、開新局”的光榮使命。
《意見》指出,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位秉持“萬物皆可游、處處是場景”理念,突出市場化、國際化、數字化、特色化、精品化導向,把旅游產業培育成為彰顯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和幸福產業,打造具有世界風范、展現中國精神、彰顯齊魯風韻的國際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文旅融合發展新高地、“好客山東”全域旅游示范區。
在這份《意見》中,青島被多次提及——
在發展布局方面,提出著力打造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文化旅游發展極,輻射曲阜、淄濰、泰山、嶗山昆崳山四大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片區,構建“兩大都市圈拉動、三大公園引領、四廊一線貫通、八大片區支撐”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在塑強新時代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優勢方面,提出推進青島老城區申遺,實施郵輪母港、海洋牧場示范區等重大工程項目,提升濱海旅游度假區和嶗山等核心景區品質,提升打造青島啤酒等一批國際化工業旅游基地;
在放大活動展會拉動效應方面,提出支持青島發展商務旅游、會獎旅游。
山東在這一關乎未來5年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規劃中,明確賦予青島新的定位和任務,對青島而言,是重大責任,也是重大機遇。
青島是著名的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產業政策優厚、文旅業態繁榮,推動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01
打造青島都市圈文化旅游發展極
《意見》提出,構建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拉動,長城、大運河、黃河三大國家文化公園引領和“四廊一線”貫通、八大片區支撐的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
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廣度不斷發展,當前,我國不少城市以“都市圈”為載體,完善文旅融合體系。如上海、武漢都按下了都市圈文旅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快進鍵”,攜手合作共贏新未來。
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膠東經濟的龍頭、核心,青島要更多地站在“群圈”的維度考慮、謀劃自身發展,做好協同發展大文章,文化旅游業亦是如此。根據《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青島都市圈由青島、濰坊2市和煙臺市萊陽市、海陽市構成,陸域面積為3.1萬平方公里。
從文化旅游資源看,青島都市圈人文資源積淀豐厚,自然遺產風貌獨具。青島海濱風景區、嶗山風景區、青州古城旅游區等A級旅游風景區串珠成鏈,各城市文旅資源和產品也各具特色,為青島大都市圈文化和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根基。
從空間看,青島大都市圈城市之間地理位置相鄰,各個城市與青島的距離相近,這一空間形態結構十分有利于文化和旅游產業的集聚發展,進而產生強大的規模效應,推動文旅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從交通看,青島與其城市之間已經形成了密集完善的城際鐵路網,青島到周邊城市的出行時間被不斷壓縮,有利于降低文化和旅游產業要素流動的成本,提升都市圈文化和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效率和質量,實現文旅產業效益最大化。
打造青島都市圈文化旅游發展極本質在于強化整體競爭優勢。隨著國內旅游業的高速發展,區域旅游合作已經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新態勢、新引擎。充分發揮青島文化旅游“龍頭”作用,逐步實現“圈”域旅游資源共融、市場共興、交通共享、品牌共建,引領帶動全省文化旅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02
塑強6個新優勢,青島領到重任
《意見》明確,山東將塑強新時代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新優勢聚焦打造6張綜合性、標志性亮麗名片,相應明確支撐性工程項目和載體舉措,青島被賦予一系列重要任務——
在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示范地方面,推進青島老城區申遺。今年,青島搶抓2023年全省旅游發展大會觀摩的歷史性機遇,“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5A景區創建和老城區申遺工作,把發展旅游和踐行文化“兩創”相結合,活化利用歷史人文資源,推動名人故居對外開放,引進時尚業態。
在建設國際著名休閑度假黃金海岸方面,實施郵輪母港、海洋牧場示范區等重大工程項目,提升濱海旅游度假區和嶗山等核心景區品質。青島因海而生、憑港而興,發展郵輪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日前,青島市出臺了新一輪郵輪旅游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旨在推動郵輪經濟高質量發展。青島在建27處海洋牧場中21處獲評“國家級示范區”,具備發展海洋牧場休閑旅游的資源優勢。今年以來,青島不斷推動濱海旅游提質升級,嶗山風景區全面提升海岸沿線環境,打造最美嶗山風景道,旨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
在建設全國工業旅游首選地方面,提升打造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等一批國際化工業旅游基地。2月初,文化和旅游部確定了53家單位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青島啤酒博物館成功上榜。青島是國內較早開展工業旅游的城市之一,工業旅游市場潛力巨大。
此外,《意見》還提出,在放大活動展會拉動效應方面,支持青島發展商務旅游、會獎旅游。今年3月,青島獲評“中國最具影響力會展城市”,在青島市重點打造的24條產業鏈中,會展產業是重要一極。各種會議、大會和展覽活動帶來的人員流動與旅游業相輔相成,放大商務、會展外溢效應,讓青島不僅成為會議、商務目的地,還能滿足參與者休閑娛樂的旅游體驗需求。
03
著眼長遠,提質賦能
文旅高質量發展拼的不僅是“流量”,更是扎扎實實的精耕細作、優質服務、謀篇布局。著眼長遠,《意見》還提出全面提升文旅產業發展能級、數字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等,旨在進一步激活消費、盤活資源、推進項目建設、培育市場主體,調動景區提質升級的積極性等,也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標準支撐和規范引導。
目前,青島把旅游產業作為振興發展實體經濟、重點打造的24條產業鏈之一,突出旅游休閑發展方向,加快建設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旅游休閑城市。
今年以來,青島出臺提振文旅消費12條政策措施,8000萬真金白銀助力文旅市場復蘇;推動101家A級景區開展標準化、智慧化、精細化品質提升,“一部手機游青島”落地,為市民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一站式服務,全力擦亮青島旅游的“金字招牌”。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重要部署。青島重任在肩,機遇難得,要乘勢而上、勇挑大梁,為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充分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拿出“強龍頭”的姿態擔當。
作者|張芝萌 攝影|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