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孤獨癥家庭】對話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校長鄭芳:多一點理解 多一份包容
【青島新聞網(wǎng)獨家】
(記者 韓彤彤 徐斌)
孤獨癥群體常被形容為“星星的孩子”,也許他們就像星星一樣有著自己的世界,遙遠又獨立。4月2日是第16個“世界自閉癥關注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愛孤獨癥兒童,關注與支持孤獨癥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yè)工作者”。
孤獨癥是一個什么樣的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孤獨癥兒童,應該如何與他們相處?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孤獨癥群體,青島新聞網(wǎng)采訪到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校長鄭芳,深耕特殊教育數(shù)十年,對于孤獨癥,鄭芳表示,孤獨癥不是異類,面對孤獨癥群體,我們應該從了解做起,如此一來,才能做到理解、包容和接納。
突破三大難題 打造孤獨癥教育“青島品牌”
作為長江以北第一所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公辦自閉癥學校,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成立于2017年,覆蓋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辦學五年以來,學校突破課程建設、師資培養(yǎng)和家校共育三大難題,打造出孤獨癥教育“青島品牌”。
“辦學這五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學校是育人的,那教什么,怎么教便是我們突破的第一個難題。”據(jù)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校長鄭芳介紹,在學校成立之初,國家尚未有關于孤獨癥的課程方案與教材,在這樣的背景下,青島晨星實驗學校從無到有建立起針對孤獨癥兒童的課程體系。
解決了教什么的問題,隨之而來的便是對教師隊伍的培養(yǎng)。據(jù)了解,在青島晨星實驗學校就讀的大多為中重度自閉癥孩子,這便決定了其授課方式將與普通學校有所區(qū)別?!敖處煹哪芰Q定了辦學質(zhì)量,這些年我們培養(yǎng)出了一支有愛心且專業(yè)技能過硬的教師隊伍?!睋?jù)鄭芳介紹,目前學校有44名在職教師,一半以上為碩士研究生學歷,“在承擔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我們的老師還可以評估孩子的狀態(tài),制定設計康復訓練方案。”
在家校共育方面,學校創(chuàng)新家校共育機制,取消了家長陪讀形式,讓家長回歸生活?!皩W校每隔兩周會舉行一次晨星大講堂,幫助家長更專業(yè)地面對自己的孩子。”鄭芳表示,目前,學校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體系,“讓家長成為老師的戰(zhàn)友,以確保每個孩子在在黃金發(fā)育期得到高質(zhì)量教育。”
歷經(jīng)五年摸爬滾打,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摸索出一條獨具“晨星”特色的孤獨癥教育模式。晨星,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好似黑夜中閃爍的明星,點亮了孤獨癥孩子和家長心中的希望。
從了解做起 孤獨癥不是異類
今年“世界自閉癥關注日”的主題為“關愛孤獨癥兒童,關注與支持孤獨癥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yè)工作者”。因此,我們又該如何關愛孤獨癥兒童?如何與孤獨癥人士相處?
“社交溝通困難與不同類型的行為刻板等特點是孤獨癥的核心障礙,在和他們相處之前,我們應該先來了解這個群體?!编嵎急硎?,孤獨癥不是異類,只有先了解他們,才能做到理解、包容與接納。
“在學校以及公共場合中,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突然發(fā)出聲音或行為有點怪異,那第一反應會猜測他可能是有孤獨癥的。這便需要我們不要排斥他,不要視他們?yōu)楫愵?、怪物。除此之外,我們可以關注著他,看看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编嵎急硎荆瑢陋毎Y的幫助不僅局限于學校教育,事實上,孤獨癥人士需要更多的支持,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xié)力地關心與愛護,“孤獨癥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終身的,因此,我們對孤獨癥的支持與關愛應該貫穿他們的人生過程?!?/p>
從教育到職業(yè) 讓孤獨癥人士立足于社會
對孤獨癥孩子及家長而言,學校好比避風港,它給孤獨癥孩子提供了一個走出家門的機會,提供了一個接受教育的機會,也讓家長得以擁有回歸自我生活的機會。但這些孩子們遲早是要走出校門,走進社會的。未來的路該如何去走,孩子是否能在社會立足?這是大多家長的“心結(jié)”。
“事實上,我們的學校教育一直在為孩子們以后走上社會打基礎。我們會開設勞動教育培訓,挖掘孩子的優(yōu)勢,為他們培養(yǎng)一技之長?!痹卩嵎伎磥恚湍承┲貜托愿叩墓ぷ鞫裕陋毎Y孩子所具有的行為特點也可以成為一種優(yōu)勢,“重復性的工作對別人來說可能會很枯燥,但孤獨癥孩子會嚴格按照程序一步步完成,他們沉浸其中,不會偷工減料,更不會覺得乏味?!?/p>
盡管每一所特教學校都在為幫助孩子們走向社會而不斷嘗試和探索,但未來走出校園,他們?nèi)匀恍枰鐣闹С趾桶??!叭绻鐣梢葬槍μ厥馊巳禾峁┮恍徫?,讓他們?nèi)プ鲆恍┝λ芗暗墓ぷ?,這對他們便是非常大的幫助?!编嵎枷M恳晃恍切呛⒆?,即便走出校園,也可以在社會上散發(fā)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