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2萬億,增4.7%!山東實現“開門穩”“開門紅”
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
4月2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數說山東看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山東省2023年一季度經濟社會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2041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7%?!翱傮w平穩,呈現穩中向好、加快復蘇的良好態勢,實現‘開門穩’‘開門紅’?!?/p>
跟自己比,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于去年全年。今年一季度山東GDP、規上工業增加值、投資、社零額增速四項指標分別比去年全年快了0.8、0.8、0.4、7個百分點。
跟全國比,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好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一季度山東GDP、規上工業增加值、投資、進出口增速四項指標分別比全國快了0.2、2.9、1.4、2.9個百分點。
在四強省份中,山東GDP增速位列第二,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列第一,投資增速位列第三,社零額增速位列第二,進出口增速位列第一。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前,山東多種有利因素正在聚集,全省上下充滿信心,發展前景可期。
01
全面恢復向上向好
呈現五個“有力”
逆境,看誰穩得?。豁樉?,看誰進得快。
今年一季度,疫情防控較快平穩轉段,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生產需求企穩回升,積極因素累積增多,經濟運行開局良好。
快點,再快點,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山東緊抓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有利時機,全力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力提速工業生產、項目建設、消費復蘇,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全面恢復、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呈現五個“有力”的主要特點。
第一,三次產業協同發力,有力支撐經濟企穩回升。
其中,工業經濟的良好表現尤其值得關注。作為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在進入加快恢復和回升的關鍵節點,穩住工業至關重要。2月1日,山東高規格召開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出工業經濟發展的最強動員令,要求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將工業經濟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全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
從一季度數據看,全省工業品市場需求持續回暖,重點行業支撐有力,工業生產穩步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9%,比去年全年提高0.8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2.9個百分點,有力保障全省經濟大局穩定。
第二,投資持續較快增長,有力支撐供給效能提升。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在超預期因素高企的形勢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今年以來,山東堅持把投資作為穩經濟穩預期的主抓手,突出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引領,集中推出一大批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延續平穩較快增長態勢。
一季度,山東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比去年全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1.4個百分點。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已開工9954個、開工率達到87.4%。
第三,出口實現超預期增長,有力支撐工業產能釋放。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高企、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帶來的外需減弱,對我國外貿形成了直接沖擊。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8%,低于去年全年(7.7%)。各主要外貿大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廣東省進出口增速為0.03%,江蘇省為-6.7%,浙江省為4.8%。
山東省頂住壓力,充分發揮工業規模較大、產業體系完備的優勢,緊緊圍繞外貿固穩提質,搶抓“一帶一路”、RCEP機遇,大力拓展東盟、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潛能,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新模式。一季度,山東省進出口增長7.7%,比全國平均水平高了2.9個百分點,有力支撐了工業產能釋放,實現平穩較好發展。
第四,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有力支撐經濟提質增效。
一季度,山東省繼續加速突破新舊動能轉換,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新動能新優勢不斷塑強,經濟發展質量更高、動力更足。一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25.6%;“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1.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53.9%點。
第五,經濟活力逐步增強,有力支撐市場信心提升。
一季度,山東省堅持政策靠前發力,先后出臺兩批“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持續加大惠企業、擴內需、優供給力度,帶動消費信心顯著恢復,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從市場主體看,3月份,千家企業綜合運營指數為55.6%,連續3個月處于擴張區間。市場主體總量持續擴張,一季度末達到1419.7萬戶,同比增長4.4%。
02
“利空”因素逐步退出
“利好”因素正在集聚
當前,全國全省經濟邁上疫后復蘇的快車道,“利空”因素逐步退出,“利好”因素正在集聚,向上走強的勢頭不可逆轉。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整體呈現恢復向好的態勢,主要指標企穩回升,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為實現全年的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較好基礎。從下階段看,我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逐步增強,宏觀政策顯效發力,經濟運行有望整體好轉。
從山東看,當前,多種有利因素正在聚集——
作為經濟大省,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北方地區經濟發展戰略支點。國發18號文賦予山東重大戰略使命——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財政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公安部等國家部委,專門出臺支持意見,山東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
與此同時,山東陸續出臺恢復經濟37條、兩批257項政策清單、“三個十條”促消費政策、內外貿一體化、文旅深度融合等政策有序實施,形成疊加效應,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
今年以來,山東屢屢“出圈”“出彩”,制定的政策、謀劃的項目、組織的活動,陸續見效、集中發力,展現出昂揚的精氣神,釋放了山東信心,發出了山東邀請。特別是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質量大會、旅游發展大會、第三屆儒商大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等重大活動,拉動效應加快顯現。
信心比黃金重要。當前,企業預期總體向好,制造業PMI連續三個月位于景氣區間。山東持續加大惠企業、擴內需、優供給力度,帶動消費信心顯著恢復,經營主體活力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6%,比去年全年提高7個百分點;文化旅游強勢復蘇,一季度,全省共實現旅游收入1558.7億元,各市共接待游客1.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4.5%和26.2%,分別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85.6%和101.6%。從關聯指標看,一季度,貸款同比增長12.6%,工業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增值稅開具戶數,分別增長2.6%、10.6%和11.4%。
03
大干二季度
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同時也要看到,山東省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仍然艱巨。
4月21日,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強化責任擔當,大干二季度,確保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會議對工業經濟、投資、消費、外貿等工作作出部署。
面對“三重壓力”和多種超預期因素沖擊,工業經濟擴量提質,有效發揮了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今年一季度,山東經濟能夠實現“開門穩”“開門紅”,工業經濟出了大力。
當前,外部環境仍然不穩定、不確定,各種矛盾與階段性問題交織,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中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和困難問題。要持續推動工業經濟加力提速,分行業、分企業、分地區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推動企業穩產滿產、擴能增效,更好發揮開發區主戰場作用,持續鞏固工業全面恢復基礎。
投資,是穩經濟穩預期的主抓手,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立竿見影。今年以來,山東“投資馬車”提速,作用不斷顯現。要圍繞“往哪里投”“誰來投”“怎么投”,全力拓展有效投資空間,下功夫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為經濟平穩運行夯實支撐。
疫情期間,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有所下降,去年全年僅為32.8%,遠低于往年平均水平。今年以來,一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6.6%,相比去年全年大幅提升。下階段,消費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有望繼續保持主導。下階段,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不斷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福祉。
今年一季度,外部需求的平穩增長,為山東穩住經濟大盤作出了突出貢獻。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貿易前景依然承壓,穩住外貿、穩住外部需求、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關系重大,仍需努力。要全力推動外貿促穩提質,強化政策供給、切實穩住外貿訂單,強化市場開拓、構建多元外貿格局,強化業態培育、挖掘外貿新增長點。
山東作為經濟大省,被委以諸多國之重任,當前,發展勢頭好、信心足、預期穩,有能力有責任挑大梁,展現更大的擔當。期待山東更好的表現。
(作者 觀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