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穩經濟·促發展 | 青島服務業穩步復蘇,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服務業穩步復蘇,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服務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為67.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1.4%
今年一季度,服務業“穩定器”作用有效發揮,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青島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357.86億元,增長5.1%,占全市GDP的比重為67.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1.4%。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青島著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有效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服務業經濟活力提升,重點行業穩步復蘇,顯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月,青島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9.5%,有力支撐全市增長,較全省高23個百分點;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2%,較全省高2.7個百分點;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7.8%,較全省高14.4個百分點;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14.9%,較全省高7.7個百分點。服務業發展動能穩步增強,生產經營持續恢復,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青島現代服務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尤其是在不斷加快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為先進制造業全面賦能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活力不斷釋放。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分別增長106.8%、31.6%和144.8%,快于全市規模以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91.3、16.1、129.3個百分點。研究和試驗發展業同比增長18.7%,商務服務業同比增長10.1%。
生活性服務業方面,接觸型服務業快速反彈,成為拉動一季度服務業增長的重要力量。今年以來,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消退,穩增長政策效果加快顯現,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服務需求特別是接觸型、聚集型的生活服務需求快速釋放,生活性服務業增長明顯回升。1-2月,居民消費相關服務業迅速回暖,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和10.5%。全市規模以上居民服務業、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9%、21.9%,娛樂業、文化藝術業、教育等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7.2%、28.4%和19.4%。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物流和人流顯著增多,居民出行和交通運輸等相關行業增長加快。一季度全市航空旅客吞吐量393萬人次,同比增長71.2%;鐵路客運量533.9萬人次,增長91.0%;水路客運量24萬人次,增長243.3%;郵政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3.1億元,增長10.5%,行業復蘇活力進一步增強。
膠州市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項目、李滄區中化·云谷項目、西海岸新區瑞誠文旅總部項目等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進程加速推進,為下一步服務業的持續走強提供支撐。一季度,青島105個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開工在建98個,開工率達93%,年度累計完成投資101.4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5.3%,實現項目投資建設“開門紅”。
線下服務場景進一步拓展,產業活躍度繼續提升,提高了企業對青島服務業未來發展的預期。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經營景氣調查顯示,企業信心保持穩定、預期向好,對下季度本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預測選擇“樂觀”和“一般”的服務業企業占比達94%。相關專家表示,服務業的回升是趨勢性的,不能僅僅將其看作報復性反彈,今年全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服務業都將延續增長,保持穩中有升態勢。(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