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嶗山:一季度交卷 增速6.0%
去年一舉拿下青島區市全年GDP增速第一的嶗山,在開年首場經濟大考中,又交出了一張亮眼答卷。
5月4日,嶗山政務網發布2023年一季度嶗山區經濟運行簡況:一季度,全區生產總值265.4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
此前,嶗山區就已將2023年標定為“突破提升年”,區委書記張元升也曾提到要強勢推動“三大突破、六個提升”,而“三大突破”所指向的實體經濟、項目招引以及城市更新建設這三項工作,在一季度的相關數據上,均有直觀的體現。
先看實體經濟。嶗山區此前曾明確要持續做強七條產業鏈和四大專業化園區,而與實體經濟關聯度最高的經濟指標就是第二產業。
一季度,嶗山區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69.22億元,同比增長12.5%,這一增速要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8.4個百分點,表現相當出彩。
剖析嶗山區二產亮眼表現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可以發現,規上工業起到了絕對的支撐作用。一季度,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4%,比1-2月份加快12.9個百分點。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是衡量一個區域工業經濟增長強勁與否的重要指標,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在區域的工業企業景氣水平。
而嶗山區在這項指標上的亮眼表現,一方面體現了企業自身的經營能力,另一方面也離不開嶗山區對企業復工復產的及時引導。
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嶗山區在春節假期后,便由區委主要領導帶隊,通過入企督導、舉辦座談會等方式,全力推進區域內企業恢復產能。
而除規上工業表現搶眼外,嶗山區在新興產業領域同樣表現不俗。一季度,嶗山區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34.0%,高于規上工業增加值16.6個百分點,上拉規上工業增加值16.6個百分點。
如果說規上工業是嶗山區實體經濟發展的壓艙石,那么以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就是嶗山區實體經濟的龍頭。更為關鍵的是,嶗山區的新興產業依然處在上升期。
嶗山區新興產業的亮眼表現,是其深耕多年應有的回報,同樣也證明了一個區域的發展必須要有合理的規劃布局以及務實的行動。
就以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這兩個嶗山區正在打造的千億級產業集群為例,圍繞這兩大產業所建的產業園區均已正式掛牌,躋身市級新興產業專業園區。而為鼓勵這兩個產業園區發展,嶗山區還投入了“真金白銀”,彰顯自身對新興產業堅定不移的支持力度。
再來看項目招引,與其關聯度最高的經濟指標,莫過于固投。
一季度,嶗山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9%,比1-2月份加快7.9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61.2%,較1-2月份提升7個百分點。
特別要說一下民間投資,因為其不僅關乎經營主體的發展信心,同樣也能反映出一個區域的營商環境。
此前,張元升在介紹嶗山區經濟發展情況時,曾用到“活力”二字,同時他還將其與經營主體的表現聯系在了一起,并直言“這種活力,我們倍加珍惜。”
而在4月21日召開的嶗山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專題學習研討會議上,嶗山區也進一步強調了重商安商親商富商的鮮明導向,并明確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嶗山樣板”。
具體來看嶗山區固投的表現: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62.4%;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2.2%。分領域看,制造業投資增長181.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14.5%,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4.3%,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94.6%。
透過這組數據可以發現,嶗山區實體經濟表現搶眼的背后,不僅有自身前瞻布局的積淀,同樣也離不開招商引資的行動。
以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以及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為例,3月以來,這兩個產業園已先后前往上海、深圳、北京進行園區推介,期間也達成了多項合作,并落地諸多項目。從這樣的積極行動中,也能直接看到嶗山區招商引資的成效。
而在固投中表現最突出的基礎設施投資,指向的則是“三大突破”中的第三個方面——城市更新建設。
今年年初,張元升在一次采訪中也曾直言:城市更新建設這場戰役已經進入到關鍵性的攻堅階段。
對于嶗山區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主城區而言,城市更新建設為其拓展了寶貴的發展空間,僅張村河片區改造和株洲路兩側低效片區開發建設,就可以為嶗山區騰出萬畝用地。
在這其中,約三分之一將用于居民安置,約三分之一將用于公共配套建設,剩下的約三分之一則將成為產業用地,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正是嶗山區高質量發展的“黃金空間”。
4月9日,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在嶗山區調研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工作時也曾強調,張村河片區開發建設是城市更新建設的重點任務,是低效片區開發建設的標志性工程,要高水平推進張村河片區規劃建設。
今年年初,嶗山區設定的全年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是要力爭達到6.5%以上。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本身也離不開城市更新建設,在產業發展以及項目投資等領域帶來的加持。
同樣,作為青島區市發展的“優等生”,面對“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窗口示范區”的重要使命,下一步嶗山區也需要將“突破提升”這項工作持續做得更深、更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