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單成功落地!青島自貿片區數字倉庫建設初現成效
200噸橡膠貨物入庫當日
實現質押融資放款19.6萬美元
青島自貿片區數字倉庫建設初現成效,落地全球首單基于數字提單確權轉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業務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3日訊 中儲青島自貿片區寶泰數字倉庫內,一排藍色貨架上堆滿了被塑料膜包裹嚴實的橡膠。與其他貨物不同的是,這票200多噸的橡膠雖然還在貨倉內,但是已經實現貨物質押融資放款19.6萬美元。這是全球首單基于數字提單確權轉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業務,標志著青島自貿片區數字倉庫建設初現成效。
“傳統模式下,大宗商品存在難管控、貨權不清晰、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的痛點。”京東科技副總裁王雅卓介紹,尤其涉及進出口業務時,傳統紙質單據不便于追溯業務源頭、明確物權信息,在生成可供金融機構給予倉單融資的數字倉單時需要更多的增信手段。2022年,青島自貿片區聯合領域內科技領軍企業,在國際大宗貿易及倉儲流通領域首創建設數字倉庫,為數字提單確權轉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提供了條件。不久前,青島自貿片區數字倉庫公共服務平臺——“數倉寶”上線,則為該業務推行進一步鋪平了道路。
記者看到,數字倉庫平臺上涵蓋了數字倉儲系統、數字倉單系統、數字園區系統、3D駕駛艙等多個子系統,其中,數字倉儲系統主要服務于倉儲企業、產業平臺,提供線上AI看貨守貨、貨物臺賬等管理功能。
比如,AI看貨模塊集成了各個數字倉庫的實時監控信息,通過布設高清監控攝像機繪制出了貨物輪廓形狀和顏色信息。通過游戲一樣的選擇物品操作,即可顯示倉單編號、貨主單位、產地、重量等,在線上就能獲取貨物基礎信息。如此一來,倉儲方、貿易商、銀行方均能便捷、明晰地在線查看,實現對貨物流轉全程的實時監管,大幅降低了貿易成本和安全風險。
這票橡膠貨物產自馬來西亞,于5月25日抵達青島港。貨物由青島自貿片區企業山能(青島)智慧產業科技有限公司采購進口,通過中國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自貿區支行信用證方式付款,由上海新海豐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承運,并通過大宗易行TradeGo平臺開具數字提單,貨物經中儲股份青島公司辦理通關后,進入中儲青島自貿片區寶泰數字倉庫,在中儲京科貨兌寶平臺生成貨物唯一的數字倉單,實現了數字提單與數字倉單的轉換。銀行基于青島自貿片區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完成貨權快速校驗,完成數字提單轉數字倉單的質押融資。貨物入庫當日,即實現貨物質押融資放款19.6萬美元。
6月2日,青島自貿片區舉辦數字倉庫聯盟成立暨全球首單發布會,正式發布了這一消息。“數字倉庫將貨位上的實時大宗貨情搬移到線上,并通過AI看貨和守貨的手段進行實時監管,對關鍵作業環節進行區塊鏈存證,打造了貨物信用,確保了線上大宗商品交易的可信。同時基于雙鏈融合的高可信倉單,有效化解了大宗商品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降低了金融機構風險,同時助力倉儲企業拓寬了經營模式、獲取增量收入。”青島自貿片區管委副主任秦禾介紹。
會上,青島自貿片區還推出了剛剛通過的數字山東工程標準——《大宗商品數字倉庫建設規范》。該標準是青島自貿片區在大宗商品數字倉庫建設先行實踐過程中,總結編制的第一個大宗商品數字倉庫建設標準,填補了目前國內大宗商品數字倉庫建設標準的空白。
該標準提出了大宗商品數字倉庫及園區規劃設計中基于現代倉儲物流管理動作需要的基本要求與參數,為大宗商品數字倉庫的數字監管、智慧安防、閘口管理、貨物管理等方面的設計與建設提供參照。據悉,在該標準框架下,青島自貿片區將借助已上線的數字倉庫公共服務平臺,并在京東科技區塊鏈技術支持下,計劃年內完成22萬平方米傳統倉庫改造升級。
會上還發起成立了數字倉庫聯盟,更好保障數字倉庫場景中的存貨安全性、貿易便利性、金融可靠性。聯盟由青島才企綜合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牽頭,倉儲物流企業、產業平臺、金融機構、貿易公司等44家產業生態方自愿結成,并聯合發起多項倡議。未來,各聯盟企業將共同合作,積極推動數字倉庫建設,真正實現大宗商品貿易鏈條中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匹配,助力數字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實施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