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青島新聞APP

打開

關乎“食物自由”,這個全國性會議選址青島

2023-06-16 09:30    青報觀象山

說起設施農業,許多人可能對這個詞“無感”,但如果說起設施農業克服了自然條件對食物生長的影響,讓食物供給更加豐富且“自由”,想來大眾好感度會立刻飆升。

再直觀一點來說,設施生產與露地生產結合,配合市場配置和運輸流通體系,基本滿足了我國蔬菜的周年供應,讓過去北方百姓冬天只能吃白菜、蘿卜和土豆的歷史一去不復返。

這個出發點源自個體感受。其實,從宏觀層面來看,發展設施農業尤其是現代設施農業,亦是一個大話題,其不但關乎每一個人的體驗,還是農業現代化的組成部分,事關農業強國建設。

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會議現場

15日,農業農村部在青島召開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推進會。這是農業農村部召開的第一個以現代設施農業為主題的全國性會議。

會議強調,發展現代設施農業,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是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應有之義。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現代設施農業作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抓手,擺上突出位置、集聚資源要素切實抓好抓到位。

01

設施農業,大有可為

“與傳統露地農業相比,設施農業能避免糧菜爭地。繼續加大向設施農業要食物的力度,保守估計能節省0.5億畝以上優質耕地。非耕地資源中也還有1500萬-2000萬畝可開發用作設施農業。”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在接受公開采訪時的一段表述,他認為發展高效集約的設施農業,是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關鍵一步”。

何為設施農業?業內人士認為,設施農業是利用大棚、溫室、垂直農場等人工設施,采用技術手段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因素,突破季節、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限制,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較少的勞動力,建立動植物周年連續生產系統,實現動植物高效優質生產的一種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亦是滿足人們多元食物需求的重要載體。

設施農業之所以被看重,是因為它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比如耕地資源的制約、生長條件的限制。

中國是設施農業大國。目前,全國設施農業面積約4000多萬畝,占世界設施農業總面積的80%以上,其中八成以上種植蔬菜。黃瓜、番茄、辣椒等,30多種蔬菜在設施農業幫助下擺脫了“靠天吃飯”。

正如李天來所說,“未來農業”依然需要加力發展設施農業,尤其是高效集約的現代設施農業,以此來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業,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要求——通俗一點來說,以現代設施農業來保障“既要糧食滿倉,又要食物多樣”“既要吃得健康,又可以隨時吃”的“食物自由”。

現代設施農業可以極大拓展農業生產可能性邊界,通過提高單位產出效率突破資源環境制約,是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需要挖掘的“新藍海”。行業人士測算,從增產效能、減災效能、減損效能綜合計算,理論上大范圍采用設施農業可增加約3億畝“虛擬耕地”的產能。

因此,這片“新藍海”彌足珍貴。要在保障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基礎和前提下,有力有序抓好現代設施農業發展。

現代設施農業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新金融展示活動現場

02

青島“設施”受矚目

本次推進會是農業農村部召開的第一個以現代設施農業為主題的全國性會議,選擇在青島舉行,并實地觀摩了青島設施農業現場,是對青島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方面的肯定和激勵。

作為經濟大市、農業大市,當前,青島正在探索一條沿海發達地區建設農業強市的路子。其中,農業現代化是“必答題”。擁有一批低碳高產、智能高效的現代設施農業,成為青島農業的“加分項”。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海洋是青島的特色。耕海牧漁,青島發揮想象,將設施農業做成船,于是,世界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一號”應運而生。其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研發、建造,是一座移動的“海洋牧場”,從魚苗入艙、投喂養殖到起捕、加工、運輸,在一艘船上構建起一座漁業養殖加工廠。“國信1號”探索的“船載艙養”模式,每年可供應3700噸高品質魚類和650噸的優質蛋白,持續穩定實現大黃魚的全年工業化產出,全力打造“藍色糧倉”。

在青島,發展設施農業既有藍色的浪漫,也有綠色的“基底”和智慧的“大腦”。觀摩中,青島設施農業的現代智能,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萊西市凱盛浩豐數字農業示范園

萊西市凱盛浩豐數字農業示范園擁有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玻璃日光溫室,整個空間沒有傳統農業大棚的“灰頭土臉”,是一種工廠廠房般的工作空間,每天產生2000余萬條數據記錄,是大棚“思考”的依據。

萊西市七彩農漁光一體智慧農業示范園

青島七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不用土不占田”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形式、宜品(青島)羊乳制品有限公司以設施養殖牽引產業結構升級拓寬共富路徑……

互學互鑒、溝通有無,與會人員從會議和實地觀摩中,進一步了解了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青島思路”“青島特色”和“青島打法”。青島也通過設施農業結出了“碩果”——“十四五”以來累計推動67個設施農業重點項目開建,總投資達298.11億元。

03

發力“現代設施農業”

本次會議,是全國首次召開現代設施農業方面的會議,會上發布了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指導意見和行動實施方案,開啟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新篇章。

為何要突出設施農業的“現代”?

中國是設施農業大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特點,仍需在科技創新驅動,設施提檔升級,布局結構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從“更新”“升級”的角度看,在山東、北京等設施種植業發展較早的省份,建設年限在10年以上的溫室設施占比超過70%,普遍存在結構空間狹小、宜機化程度低、保溫采光能力弱、環境調控手段有限等問題;

從“現代”“智能”的角度看,我國的設施農業創新進展不足,部分產品依賴進口。對抗低溫、防早衰等溫室專用蔬菜品種研發力度不夠,在大型連棟玻璃溫室綜合環境智能調控、施肥精準管控等技術裝備領域,國產化自主創新產品所占市場份額仍然較少。

《規劃》指出,未來一個時期是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關鍵期,必須抓住機遇、聚焦重點,加大投入、加強建設,加快促進設施農業全面轉型升級,筑牢農業強國建設基礎。提出了建設以節能宜機為主的現代設施種植業、以高效集約為主的現代設施畜牧業、以生態健康養殖為主的現代設施漁業、以倉儲保鮮和烘干為主的現代物流設施的重點任務。

其中,“青島機遇”顯現。

比如,《規劃》提出,強化大中城市現代化都市設施農業建設,突出發展現代都市型智慧設施農業。時下,青島正致力于設施農業的提檔升級,推出凱盛浩豐、七河生物等現代都市型智慧設施農業,并布局設施農業園區智慧化、標準化工作。

“國信1號”智慧養殖工船

再比如,《規劃》提出,推進深遠海設施漁業拓面提質,建設桁架類網箱和養殖工船。時下,青島推出的世界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一號”,已經成為我國設施漁業一張靚麗的名片。日前,“國信1號”迭代升級的姊妹船“國信2-1號”“國信2-2號”15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進行了簽約,此外,30萬噸級超大型養殖工船研發設計工作已展開。未來,還將不斷迭代優化,計劃投資建成50艘養殖工船,形成總噸位突破1000萬噸、年產海水魚40萬噸、年產值500億元的深遠海養殖船隊,全力打造“藍色糧倉”。

東風已至,萬事俱備。此次全國設施農業現場會的召開和一系列政策的發布,代表著現代設施農業發展迎來最好的機遇期。在設施農業建設方面具有基礎和特色的青島,正抓住機遇、凸顯優勢,在現代設施農業建設上走在前,為拓展食物來源、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提供有力支撐。

作者|張晉 攝影|于滈

最新評論

打開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聚焦上海合作組織“三會一展”:美美與共,深化友好合作發出“青島倡議”

2023-06-16    青島日報

17天環游“膠東圈”!2023“山東港口杯”仙境海岸半島城市帆船拉力賽19日升帆

2023-06-16    青島日報

文明青島隨手拍|“報料神器”神在哪?走近“隨手拍”幕后的“行動派”

2023-06-15    青島新聞網

政、銀、企三方攜手!李滄區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2023-06-16    青島新聞網

動“察”新聞眼|618買什么?青島人快來“抄作業”啦

2023-06-16    青島新聞網

【微光成炬·代言青島】一人一車日行百公里路 他送快遞進村也送來“遠方的愛”

2023-06-16    青島新聞網

主打“智能化”,自主研發“黑科技”亮相青島

2023-06-16    青島日報

2023日韓(青島)進口商品博覽會6月21日啟幕

2023-06-16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查看更多

青島新聞APP

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石县| 西乌| 义马市| 三门峡市| 通化市| 武川县| 怀仁县| 万全县| 广西| 尼玛县| 沙坪坝区| 广丰县| 常州市| 手机| 东乌| 兴国县| 红桥区| 平南县| 永安市| 汉寿县| 贺州市| SHOW| 滨海县| 梁平县| 玉林市| 绥阳县| 融水| 花莲市| 平谷区| 孝义市| 大连市| 塔河县| 盐城市| 灵璧县| 泰顺县| 上蔡县| 新化县| 和平县| 湘阴县| 商城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