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啟穿海作業 2027年底青島進入“雙隧時代”
6月30日上午,膠州灣第二隧道“國信號”盾構機在青島港8號碼頭順利首發,標志著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盾構段正式掘進施工,開啟了膠州灣東西兩岸“對向掘進”的跨海征途。項目計劃2027年12月完工并通車運營,屆時青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主線全長17.48公里,其中隧道長14.37公里(海域段9.95公里),最深點距海平面115米,采用雙洞雙向六車道的主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的布置方式,根據膠州灣海域地質條件不同,采用“盾構法+鉆爆法”組合施工工法,分別從膠州灣東西兩岸向膠州灣掘進,并在海中對接。
其中盾構法與鉆爆法在海底對接的接收硐室斷面積達到了666平方米,相當于1.5個標準籃球場的大小,高度達到了30米,相當于10層樓的高度。當兩種工法的隧道交會后,接收硐室便可完成盾構機的拆解和運出。
膠州灣第二隧道海域盾構段長3253米,建設面臨地質條件復雜、水壓大、長距離硬巖掘進等難題,將穿越多處破碎帶和上軟下硬地層,最大水壓達9.4巴,相當于指甲蓋大小面積上承受9.4公斤的壓力,對于盾構機工作面的穩定、行進姿態的控制、相關部件的檢修更換及管片結構接縫等提出重大挑戰。
為確保盾構設備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膠州灣第二隧道項目會同國內外專家充分研究論證,結合國內十余年大盾構施工經驗和技術積累,在刀盤形式、刀具類型、耐壓耐磨能力等方面開展專題設計,打造了適應長距離硬巖地層的穿海“利器”。
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盾構段將使用3臺盾構機,其中2臺直徑15.63米的主線隧道盾構機,1臺直徑8.18米的服務隧道盾構機。本次首發的“國信號”盾構機,用于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TJ-05標段服務隧道掘進施工,將在復雜的海面之下為兩條主線隧道探明前方道路。后續兩臺主線隧道盾構機將根據工期安排先后始發,屆時,茫茫膠州灣下將有3條鋼鐵巨龍,共同掘進。
“國信號”盾構機開挖直徑8.18米,主機總長180米,總重1686噸,配置了伸縮式主驅動、泥漿循環系統、SAMSON保壓系統等一系列智能系統,主軸承配備4道外密封和3道內密封,可承受最大開挖面壓力達到1.2兆帕,采用加強型盾尾刷確保盾構機在長距離、高水壓的地層中安全掘進。
據悉,膠州灣第二隧道是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長度最長的海底道路隧道。項目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向東沿劉公島路下方敷設,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河口以高架橋梁形式銜接青島東岸城區。項目概算總投資約173.28億元,將于2027年12月完工并通車運營。屆時青島將進入“雙隧時代”,對于青島城市空間結構優化、環膠州灣一體化發展,膠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丁翔 林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