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青島在行動 | 青島推廣實施工程建設項目“6+N”限時聯合驗收服務
青島推廣實施工程建設項目“6+N”限時聯合驗收服務
聯合驗收時限控制在12個工作日以內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企業群眾關心的“工程驗收難、時間長”問題,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集成改革,近日牽頭出臺《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實施方案》,在全市復制、推廣“一窗受理、并聯辦理、定制驗收、統一出件”的“6+N”限時聯合驗收服務模式,通過實現六個轉變、實施六個服務,推動工程建設項目早驗收、早使用。
變“分頭驗收”為“統一驗收”。為解決企業來回跑、多頭跑問題,優化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流程,將以往部門單獨驗收變為審批服務部門牽頭、各驗收職能部門參加的聯合驗收,實行“統一平臺申請、統一窗口受理、統一限時驗收、統一送達確認”,將聯合驗收時限控制在12個工作日以內,切實提高項目驗收效率。
變“整體驗收”為“定制驗收”。項目驗收涉及的事項類型眾多,新模式按照“進度相似、并聯打包”的原則,將項目必須要驗收或備案的“6”個事項,以及根據工程建設項目實際情況涉及且進度相似的其他N個驗收事項進行并聯打包,實行定制聯合驗收服務,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辦理驗收業務。
變“多頭備案”為“多備合一”。為節省項目驗收時間,整合驗收備案事項,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人防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建設工程檔案驗收”“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或備案”合并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含人防、檔案、消防)”一個備案手續,實現驗收備案“一件事”辦理。
變“串聯驗收”為“并聯驗收”。對申請聯合驗收的項目,由牽頭部門“一窗受理”,并協調驗收職能部門開展限時聯合驗收,避免企業與多個部門反復溝通協調。對確需現場驗收的事項,由企業提出申請,各驗收職能部門主動提供驗前指導服務,一次性告知項目需整改的內容,一次性提出指導服務意見,大大提高了驗收效率。
變“線下辦理”為“智能辦理”。項目驗收實現全程網辦,依托青島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打造符合我市實際的聯合驗收模塊,企業通過平臺提交相應的申請材料,各專項驗收部門通過平臺限時反饋審核意見,企業確認信息無誤后,平臺自動生成帶二維碼的聯合驗收意見書。
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組建“金牌團隊”主動服務保障全市重大項目,由企業提出需求,項目所在地的“金牌團隊”為項目定制專屬驗收流程,通過驗前指導服務、“一窗受理”服務、幫辦代辦服務、智能驗收服務和限時驗收服務,全力推動重大項目早落地、早使用。
據悉,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局已為全市630余個工程建設項目提供了聯合驗收服務。下一步,將盯著項目干、圍著企業轉,緊跟、跟緊重大項目,全力以赴推進定制聯合驗收和“多備合一”,主動實施驗前指導、幫辦代辦、限時驗收等服務措施,持續提高我市工程建設項目驗收服務效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