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經濟出??凇?/h1>
2024-06-17 07:20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青島: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經濟出??凇?/strong>
通過建設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便捷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不斷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建設兩個“大通道”
擔當“經濟出??凇?/strong>
破題關鍵——
構筑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
●青島港在主要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內陸港50個,已提前完成《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的“2025年建設50個內陸港”的布局目標
●開通班列線路83條,初步形成覆蓋山東、輻射黃河流域的陸海聯動發展格局

山東港口青島港海鐵聯運班列。
首要任務——
構建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
●青島港商品車碼頭揭牌啟用,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海鐵聯運可從青島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山東港口在青海設立首個內陸港,“西寧號”海鐵聯運班列開行,暢通“雙循環”
●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省內外16個港口同時獲批作為青島港配套啟運港(經停港),出口貨物自啟運港或經停港運出時即視同出口,為企業節省資金成本
●青島推動建立“關地港鐵企”五方會商機制,發布沿黃陸海“共商、共建、共享”協作機制青島宣言,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5月21日,首趟豫魯“鄭日韓”鐵??炀€班列從鄭州啟程,裝載鋁箔制品、鋼制家具等千余噸貨物前往青島港,經海運運往日韓等國。
4天之后舉行的“2024·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山東港口舉行了沿黃陸海大通道“雙擴能”儀式,青島港第50個內陸港、第100條班列——濟南-青島海鐵聯運圖定班列在濟南設立、開通,釋放了沿黃陸海大通道擴張提速的強信號。
在這些密集鋪開的新進展中,青島作為黃河流域“經濟出??凇钡臉屑~功能被反復強調。這是青島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服務山東“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經濟出??凇?,青島正在持續暢通沿黃陸海大通道,拓展流域腹地,發揮門戶樞紐作用,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在更廣闊的空間優化資源配置能力,努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構筑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
九曲黃河,奔騰萬里,流經九個省區,在山東入海。據各?。▍^)統計局2023年數據,黃河流域總人口約4.2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地區生產總值(GDP)約31.64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的四分之一。
一直以來,無論是從流域水系通達性還是沿岸地區的經濟聯系來看,黃河流域都與長江、珠江流域存在較大差距。構筑一條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是破題的關鍵。
這是需要沿黃各省區協同努力改變的局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提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
將山東半島城市群放在沿黃經濟帶這一坐標系來看,山東的區位優勢有了獨特的意義——山東是黃河流域“出海口”,青島則是串聯沿黃省區的陸海大通道的開放門戶和“橋頭堡”。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曾表示,黃河流域各省區的“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實際上是以港口為龍頭,沿著運輸通道去打造產業走廊,從而帶動內陸地區的發展。
“青島港正崛起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每一個國際航運中心都有強大的腹地作為后盾,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實施為青島港擴大經濟腹地提供了條件。”在青島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組織的“打造黃河流域經濟出??凇甭窂窖芯孔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系主任李永波以國際知名的航運中心鹿特丹和紐約為例說明,鹿特丹的腹地包括荷蘭、德國、瑞士等歐共體國家,歐共體30%的外貿出口、75%的萊茵河轉運貨物都通過鹿特丹;紐約的核心腹地是紐約和新澤西州,中轉腹地有14個州,是美國傳統的制造產業帶。
在與沿黃省區的陸海聯動上,青島港作為北方第一大外貿口岸,長期以來是黃河流域進出口企業的首選,河南、陜西半數以上的出口貨物從青島港出海。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為青島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近年來,青島不斷放大區位優勢,努力構建黃河流域與世界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黃金通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島港在主要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內陸港50個,已提前完成《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的“2025年建設50個內陸港”的布局目標;開通班列線路83條,初步形成覆蓋山東、輻射黃河流域的陸海聯動發展格局,進一步增強了青島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凇钡牡匚?。
青島要真正成為沿黃流域連通世界的“端口”,要做的還不止于此。
構建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
擔當黃河流域“經濟出??凇?,首要任務就是要為流域城市構建一條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這也是沿黃地區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在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熱潮中,青島港是重要節點——2023年5月,青島港商品車碼頭揭牌啟用,為新能源車企量身定制集裝箱出口“一站式”服務——經由沿黃陸海大通道,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海鐵聯運正在從青島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這是一條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路徑。以“西安造”的比亞迪汽車為例,先通過內貿鐵路,經過2至3天運抵青島港,再經長榮明星航線30天抵達荷蘭鹿特丹,全程僅30至35天。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青島大港口岸出口汽車同比增長27%。
沿著黃河繼續向上游布局,2023年10月,山東港口在青海設立首個內陸港,“西寧號”海鐵聯運班列開行。對于加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青海而言,這個海鐵聯運班列在便捷“西寧造”光伏組走向海外的同時,還在推動形成一場影響更加深遠的“雙循環”。青海的貿易公司從俄羅斯進口的菜籽油、糧食、礦石、冷凍品在青島港卸貨,通過火車運到西寧;與此同時,青海宜化PVC、藏毯等通過班列從青島港出口到東南亞等地。
人們常用“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來形容內陸港的意義。在沿黃省區的布局實踐中,青島港依托內陸港建設,將各項服務功能向內陸延伸,讓內陸城市的出口貨物進入內陸港后,就如同到達了港口,在內陸港可以辦理報關、檢驗等手續,隨后通過海鐵聯運,將貨物運送到海外。
這對內陸地區而言意味著更高的效率,也是更低的成本。山東眾鑫發板業有限公司算過一筆賬,板材從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的內陸港出發經海鐵聯運到青島港、再搭乘國際郵輪前往位于泰國的公共海外倉,省去了多道檢驗程序,還不需要再繳納公路運輸費、港口場地占用費等中間費用,較以往的公路運輸不僅更快,還能節省20%的物流成本。
便捷出海通道的構筑,不乏政策利好的支持。2023年4月1日起,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包括日照港、煙臺港、濰坊港等省內港口,大連港、天津港、洋浦港等省外港口在內的16個港口同時獲批作為青島港配套啟運港(經停港)。此前,對于內支線出口貨物,要等干線船舶離境后才能到稅務機關退稅。青島港升級為離境港后,出口貨物自啟運港或經停港運出時即視同出口,企業就可申請退稅,相當于節省了20天資金成本。這進一步加速了以青島為“橋頭堡”的沿黃陸海大通道向沿黃腹地擴張。
作為全國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城市之一,在青島開展的新一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中,“持續深化黃河流域‘11+1’關際一體協同機制,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最經濟的出??凇笔侵匾画h。青島推動建立“關地港鐵企”五方會商機制,發布沿黃陸?!肮采?、共建、共享”協作機制青島宣言,從共建陸海聯動新平臺等五方面加強協作,共助沿黃陸海大通道建設。

青島牽頭成立黃河流域“9+1”城市陸海聯動高質量發展合作機制。
“港口對腹地的吸引力最終取決于所屬供應鏈的物流成本,這包括將貨物從原產地運送到目的地的貨幣與非貨幣成本的總和。其中非貨幣成本與時間、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關。”李永波表示,港口的吸引力與整條供應鏈的吸引力有關。如果供應鏈的腹地部分效率更高,則該供應鏈效率更高,對腹地區域更具有吸引力。在他看來,“打造黃河流域經濟出??凇背_展“關地港鐵企”合作、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外,還需要系統分析沿黃省份腹地格局與青島港綜合吸引力之間的關系,提高青島港輻射能力。
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
沿黃陸海大通道將青島港的經濟腹地延伸上千公里,進一步提升了青島的樞紐作用。以此為契機,青島正在加速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
做強樞紐,意味著資源配置能力的進一步優化,意味著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暢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區域協調發展。青島試圖“跳出青島”,以自身優勢為基礎,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更大空間的要素優化配置和加速重組中,推動一條物流通道升級為更具區域競爭力的經濟走廊,帶動黃河流域走向新的競爭維度,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青島要發揮‘四型’國家物流樞紐優勢,促進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協同。”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文思表示,如此一來可有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關系調整,壯大產業發展規模,以通道網絡布局為支撐,構建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實現“物流+商貿+制造”三位一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創新,創造產業價值,帶動沿黃地區產業集聚和升級。
承接國家空港型物流樞紐建設,青島機場連點成線、織線成網,架起沿黃流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空中橋梁。截至今年5月,青島機場至黃河流域通航點達到23個,往返黃河流域地區旅客量151.05萬人次,貨郵量1.11萬噸。僅西安航線運力水平和旅客吞吐量,分別較2019年增長5%、12.3%,通過樞紐共建,經西安中轉至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旅客不斷增多,暢通了青島通過黃河流域城市與中亞等上合組織國家的空中鏈接。
作為跨境電商“北方第一城”,青島自貿片區聚焦黃河流域跨境電商互利合作,搭建沿黃流域產業資源對外開放的平臺。6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本屆博覽會總規模2.3萬平方米,以跨境電商行業數據為導向,集聚了沿黃流域爆品產業帶——出口規模全國第一的生物醫藥產業帶、出口額超30億元的軸承產業帶、全國最大制造出口基地的木制品產業帶、出口量占全國76%以上的滑雪手套產業帶、出口額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日用玻璃制品產業帶、占據全球魚竿市場六成份額的漁具產業帶、占青島出口總額10%的家紡產業帶、出口美日歐等地的板式家具產業帶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產業帶,帶動沿黃優勢產業向更高水平開放邁進。

6月14日至16日,2024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青舉行。
發揮高能級平臺作用,上合示范區結合主導產業匹配度、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油氣企業聚集等因素,與東明經濟開發區等8家省內沿黃重點開發區合作共建聯動創新區,編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聯動創新區建設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共享上合示范區政策紅利,做大做強油氣全產業鏈。
在專家們看來,回歸“經濟出海口”的本質,青島要想提升門戶樞紐資源配置能力,還需要推動港產城更加深入融合發展?!扒鄭u憑借區位優勢和多年布局,在國際港口競爭中占據了有利位置,并為服務和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鼻鄭u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凱表示,“對標國際頂級港口城市,青島需要發展更加廣泛的增值服務。要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等物流金融服務,提升港口附加值;在港口周邊發展加工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推動港口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運作?!?/p>
以“數智賦能”為樞紐經濟提質增效。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張立業建議青島借鑒新加坡港等國外港口建設經驗,建設智慧港口業務協同創新平臺,在GIS地理信息服務平臺的基礎上依次接入規劃建設、經營、安全、航管等相關專項動態數據,實現航運管理“一張圖”,提升智慧運營水平,探索智慧海運中國方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
青島: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經濟出??凇?/strong>
通過建設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便捷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不斷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建設兩個“大通道”
擔當“經濟出??凇?/strong>
破題關鍵——
構筑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
●青島港在主要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內陸港50個,已提前完成《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的“2025年建設50個內陸港”的布局目標
●開通班列線路83條,初步形成覆蓋山東、輻射黃河流域的陸海聯動發展格局
山東港口青島港海鐵聯運班列。
首要任務——
構建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
●青島港商品車碼頭揭牌啟用,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海鐵聯運可從青島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山東港口在青海設立首個內陸港,“西寧號”海鐵聯運班列開行,暢通“雙循環”
●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省內外16個港口同時獲批作為青島港配套啟運港(經停港),出口貨物自啟運港或經停港運出時即視同出口,為企業節省資金成本
●青島推動建立“關地港鐵企”五方會商機制,發布沿黃陸海“共商、共建、共享”協作機制青島宣言,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
5月21日,首趟豫魯“鄭日韓”鐵??炀€班列從鄭州啟程,裝載鋁箔制品、鋼制家具等千余噸貨物前往青島港,經海運運往日韓等國。
4天之后舉行的“2024·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山東港口舉行了沿黃陸海大通道“雙擴能”儀式,青島港第50個內陸港、第100條班列——濟南-青島海鐵聯運圖定班列在濟南設立、開通,釋放了沿黃陸海大通道擴張提速的強信號。
在這些密集鋪開的新進展中,青島作為黃河流域“經濟出??凇钡臉屑~功能被反復強調。這是青島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服務山東“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經濟出??凇?,青島正在持續暢通沿黃陸海大通道,拓展流域腹地,發揮門戶樞紐作用,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在更廣闊的空間優化資源配置能力,努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構筑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
九曲黃河,奔騰萬里,流經九個省區,在山東入海。據各?。▍^)統計局2023年數據,黃河流域總人口約4.2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地區生產總值(GDP)約31.64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的四分之一。
一直以來,無論是從流域水系通達性還是沿岸地區的經濟聯系來看,黃河流域都與長江、珠江流域存在較大差距。構筑一條高效暢通的陸海大通道,是破題的關鍵。
這是需要沿黃各省區協同努力改變的局面。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提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
將山東半島城市群放在沿黃經濟帶這一坐標系來看,山東的區位優勢有了獨特的意義——山東是黃河流域“出海口”,青島則是串聯沿黃省區的陸海大通道的開放門戶和“橋頭堡”。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曾表示,黃河流域各省區的“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實際上是以港口為龍頭,沿著運輸通道去打造產業走廊,從而帶動內陸地區的發展。
“青島港正崛起為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中心。每一個國際航運中心都有強大的腹地作為后盾,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實施為青島港擴大經濟腹地提供了條件。”在青島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組織的“打造黃河流域經濟出??凇甭窂窖芯孔剷?,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系主任李永波以國際知名的航運中心鹿特丹和紐約為例說明,鹿特丹的腹地包括荷蘭、德國、瑞士等歐共體國家,歐共體30%的外貿出口、75%的萊茵河轉運貨物都通過鹿特丹;紐約的核心腹地是紐約和新澤西州,中轉腹地有14個州,是美國傳統的制造產業帶。
在與沿黃省區的陸海聯動上,青島港作為北方第一大外貿口岸,長期以來是黃河流域進出口企業的首選,河南、陜西半數以上的出口貨物從青島港出海。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推進為青島帶來了更大的機遇。近年來,青島不斷放大區位優勢,努力構建黃河流域與世界無縫銜接、高效運轉的“黃金通道”。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青島港在主要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內陸港50個,已提前完成《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的“2025年建設50個內陸港”的布局目標;開通班列線路83條,初步形成覆蓋山東、輻射黃河流域的陸海聯動發展格局,進一步增強了青島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凇钡牡匚?。
青島要真正成為沿黃流域連通世界的“端口”,要做的還不止于此。
構建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
擔當黃河流域“經濟出??凇?,首要任務就是要為流域城市構建一條更便捷、更低成本的出海大通道。這也是沿黃地區新興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在中國新能源車出海熱潮中,青島港是重要節點——2023年5月,青島港商品車碼頭揭牌啟用,為新能源車企量身定制集裝箱出口“一站式”服務——經由沿黃陸海大通道,中西部地區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海鐵聯運正在從青島港出口到世界各地。
這是一條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路徑。以“西安造”的比亞迪汽車為例,先通過內貿鐵路,經過2至3天運抵青島港,再經長榮明星航線30天抵達荷蘭鹿特丹,全程僅30至35天。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青島大港口岸出口汽車同比增長27%。
沿著黃河繼續向上游布局,2023年10月,山東港口在青海設立首個內陸港,“西寧號”海鐵聯運班列開行。對于加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青海而言,這個海鐵聯運班列在便捷“西寧造”光伏組走向海外的同時,還在推動形成一場影響更加深遠的“雙循環”。青海的貿易公司從俄羅斯進口的菜籽油、糧食、礦石、冷凍品在青島港卸貨,通過火車運到西寧;與此同時,青海宜化PVC、藏毯等通過班列從青島港出口到東南亞等地。
人們常用“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來形容內陸港的意義。在沿黃省區的布局實踐中,青島港依托內陸港建設,將各項服務功能向內陸延伸,讓內陸城市的出口貨物進入內陸港后,就如同到達了港口,在內陸港可以辦理報關、檢驗等手續,隨后通過海鐵聯運,將貨物運送到海外。
這對內陸地區而言意味著更高的效率,也是更低的成本。山東眾鑫發板業有限公司算過一筆賬,板材從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的內陸港出發經海鐵聯運到青島港、再搭乘國際郵輪前往位于泰國的公共海外倉,省去了多道檢驗程序,還不需要再繳納公路運輸費、港口場地占用費等中間費用,較以往的公路運輸不僅更快,還能節省20%的物流成本。
便捷出海通道的構筑,不乏政策利好的支持。2023年4月1日起,青島港作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包括日照港、煙臺港、濰坊港等省內港口,大連港、天津港、洋浦港等省外港口在內的16個港口同時獲批作為青島港配套啟運港(經停港)。此前,對于內支線出口貨物,要等干線船舶離境后才能到稅務機關退稅。青島港升級為離境港后,出口貨物自啟運港或經停港運出時即視同出口,企業就可申請退稅,相當于節省了20天資金成本。這進一步加速了以青島為“橋頭堡”的沿黃陸海大通道向沿黃腹地擴張。
作為全國跨境貿易便利化試點城市之一,在青島開展的新一輪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中,“持續深化黃河流域‘11+1’關際一體協同機制,打造黃河流域最便捷、最經濟的出??凇笔侵匾画h。青島推動建立“關地港鐵企”五方會商機制,發布沿黃陸?!肮采?、共建、共享”協作機制青島宣言,從共建陸海聯動新平臺等五方面加強協作,共助沿黃陸海大通道建設。
青島牽頭成立黃河流域“9+1”城市陸海聯動高質量發展合作機制。
“港口對腹地的吸引力最終取決于所屬供應鏈的物流成本,這包括將貨物從原產地運送到目的地的貨幣與非貨幣成本的總和。其中非貨幣成本與時間、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有關。”李永波表示,港口的吸引力與整條供應鏈的吸引力有關。如果供應鏈的腹地部分效率更高,則該供應鏈效率更高,對腹地區域更具有吸引力。在他看來,“打造黃河流域經濟出??凇背_展“關地港鐵企”合作、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外,還需要系統分析沿黃省份腹地格局與青島港綜合吸引力之間的關系,提高青島港輻射能力。
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
沿黃陸海大通道將青島港的經濟腹地延伸上千公里,進一步提升了青島的樞紐作用。以此為契機,青島正在加速實現從“通道經濟”到“樞紐經濟”的升級。
做強樞紐,意味著資源配置能力的進一步優化,意味著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暢通。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是區域協調發展。青島試圖“跳出青島”,以自身優勢為基礎,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更大空間的要素優化配置和加速重組中,推動一條物流通道升級為更具區域競爭力的經濟走廊,帶動黃河流域走向新的競爭維度,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
“青島要發揮‘四型’國家物流樞紐優勢,促進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協同。”中國海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文思表示,如此一來可有效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關系調整,壯大產業發展規模,以通道網絡布局為支撐,構建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實現“物流+商貿+制造”三位一體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創新,創造產業價值,帶動沿黃地區產業集聚和升級。
承接國家空港型物流樞紐建設,青島機場連點成線、織線成網,架起沿黃流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空中橋梁。截至今年5月,青島機場至黃河流域通航點達到23個,往返黃河流域地區旅客量151.05萬人次,貨郵量1.11萬噸。僅西安航線運力水平和旅客吞吐量,分別較2019年增長5%、12.3%,通過樞紐共建,經西安中轉至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上合組織國家旅客不斷增多,暢通了青島通過黃河流域城市與中亞等上合組織國家的空中鏈接。
作為跨境電商“北方第一城”,青島自貿片區聚焦黃河流域跨境電商互利合作,搭建沿黃流域產業資源對外開放的平臺。6月14日至16日舉行的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本屆博覽會總規模2.3萬平方米,以跨境電商行業數據為導向,集聚了沿黃流域爆品產業帶——出口規模全國第一的生物醫藥產業帶、出口額超30億元的軸承產業帶、全國最大制造出口基地的木制品產業帶、出口量占全國76%以上的滑雪手套產業帶、出口額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日用玻璃制品產業帶、占據全球魚竿市場六成份額的漁具產業帶、占青島出口總額10%的家紡產業帶、出口美日歐等地的板式家具產業帶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產業帶,帶動沿黃優勢產業向更高水平開放邁進。
6月14日至16日,2024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在青舉行。
發揮高能級平臺作用,上合示范區結合主導產業匹配度、與上合組織國家進出口額、油氣企業聚集等因素,與東明經濟開發區等8家省內沿黃重點開發區合作共建聯動創新區,編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聯動創新區建設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共享上合示范區政策紅利,做大做強油氣全產業鏈。
在專家們看來,回歸“經濟出海口”的本質,青島要想提升門戶樞紐資源配置能力,還需要推動港產城更加深入融合發展?!扒鄭u憑借區位優勢和多年布局,在國際港口競爭中占據了有利位置,并為服務和融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鼻鄭u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趙凱表示,“對標國際頂級港口城市,青島需要發展更加廣泛的增值服務。要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貿易融資等物流金融服務,提升港口附加值;在港口周邊發展加工制造業,延伸產業鏈;推動港口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深度合作,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信息共享和協同運作?!?/p>
以“數智賦能”為樞紐經濟提質增效。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教授張立業建議青島借鑒新加坡港等國外港口建設經驗,建設智慧港口業務協同創新平臺,在GIS地理信息服務平臺的基礎上依次接入規劃建設、經營、安全、航管等相關專項動態數據,實現航運管理“一張圖”,提升智慧運營水平,探索智慧海運中國方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