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關簽發山東省首份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青島海關簽發山東省首份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7月1日零時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正式生效,家電、機械配件等青島優勢出口產業受益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7月1日,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正式生效。零時剛過,在青島海關所屬通關大廳,海關關員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煙臺杰瑞石油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出口到塞爾維亞的一批鉆桿簽發了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這是協定正式生效后,山東簽發的首份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憑這份原產地證書,鉆桿出口到塞爾維亞后,在當地通關時繳納的關稅稅率可由1%降為零關稅。”公司報運物流部總監李化林說,受益于自貿協定項下的關稅減讓,企業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更強,今年對塞爾維亞出口額預計同比增長約10%。
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貿協定,也是對外簽署的第22個自貿協定。根據協定,中塞雙方將分別對90%的稅目相互取消關稅。
青島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對塞爾維亞出口液晶電視近4萬臺。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的生效增強了企業穩訂單、拓市場的信心。“塞爾維亞是我們近年來開拓的新興市場,去年出口額超過3億元。從海關設計的自貿協定享惠方案來看,我們出口的2個品類12種產品可獲得關稅減讓。”公司關務經理吳桐說,公司對塞爾維亞出口量最大的液晶電視在5年內將降為零關稅。
塞爾維亞是我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據青島海關統計,今年前5個月,青島市對塞爾維亞進出口額達到4.2億元,同比增長50.3%。“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生效后,家電、機械配件等青島優勢出口產業將受益。據測算,今年下半年,青島企業預計可節省關稅成本約120萬元。”青島海關關稅處原產地管理科科長趙廣英表示,下一步,青島海關將制定相關貨物貿易關稅減讓機會清單,通過政策宣傳、靶向推介,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同時持續深化原產地管理改革創新,提升企業享惠的便利化水平,促進自貿協定紅利持續釋放。(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蘭星 通訊員 毛義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