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遭遇3輪強降雨,青島平均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排名首位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受副熱帶高壓邊緣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7月16日至23日我市遭遇3輪強降雨天氣。以雨為令,聞汛而動,青島市氣象臺24小時堅守一線,嚴防死守,切實做到上下游聯動、左右岸聯防,嚴格把關每一份決策材料細節,高效提供決策支撐,筑牢人民生命安全的堅固防線。
該過程全市累積平均降水量高達257.3毫米,比常年同期(57.0毫米)多200.3毫米,是常年同期的3.5倍,1961年以來同期排名首位。此次連續降雨過程累積雨量大,暴雨頻繁,有顯著的極端性,多地突破歷史極值:即墨站、萊西站和膠州站的平均降水量(345.4毫米,322.1毫米和262.9毫米)和日最大降水量(146.2毫米,136.6毫米和144.5毫米)均突破建站以來同期歷史極值,即墨站和萊西站暴雨日(3天,2天)和大暴雨日(2天)亦為建站以來同期排名首位。
過程期間,青島市氣象臺向市委和市政府辦公室發布氣象信息快報4期,參加國家氣象中心加密會商2次,先后發布暴雨和強對流等預警14次,發布市南、市北、李滄暴雨橙色、雷雨大風黃色等預警信號13次,指導區、市氣象局制作發布預警信號87次。市氣象臺按照《青島市氣象臺遞進式氣象服務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積極開展遞進式決策氣象服務全流程,與省、市、縣氣象局進行電話聯防共102次,發布《最新氣象信息》等決策氣象服務35期,向市委、市政府、市應急局、水務局、地質、交警、水庫等進行電話服務130次,圓滿完成氣象服務工作。
7月22日,青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并召開防汛會商會,青島氣象臺派專人參加。市臺有效落實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最新指示,密切關注汛情變化,做好人員轉移避險、山洪地質災害防御、城市排水防澇、水利工程調度與巡查防守、道路交通管控和搶險救援等工作的氣象保障。
如今,青島已經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青島市氣象臺將繼續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緊盯天氣變化,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 通訊員 李曉東 郭麗娜 林澤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