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山東造”再出圈
這個夏天,注定是一場充滿激情、熱血與奇跡的體育狂歡盛宴。足球的篇章剛剛翻過,巴黎奧運會的大幕便已正式拉開。
作為體育大省,山東共有45名健兒跟隨中國體育代表團出征巴黎,他們將在跳水、乒乓球、游泳、籃球、田徑、皮劃艇、賽艇、跆拳道、滑板等多個項目,向金牌發起沖擊。從東京到巴黎,山東已經連續兩屆奧運會入選人數全國第一。
與山東體育健兒一道出征的還有山東“高精尖”體育產品。山東制造正憑借其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和極高的科技創新優勢,迅速在奧運賽場上出圈。
幾天前,一條“山東造柔道墊亮相巴黎奧運會”的消息沖上熱搜。一張柔道墊,從原材料到發泡等多道工序囊括了十幾項行業領先技術,還擁有智能芯片,能夠實時采集運動員的力量、速度等信息,為比賽的公平性和科學性提供有力支持。這是山東造!
一輛場地自行車,一只手甚至是兩根手指就能輕松抬起,騎起來更是輕便、順暢,采用了航空級納米碳纖維材質車架,通過15萬次踩踏疲勞測試,空氣動力學效果對比上一代產品提升5%,為中國健兒斬金奪銀保駕護航。這也是山東造!
7月8日,在山東泰山瑞豹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組裝碳纖維自行車。
奧運會是全球等級最高的體育賽事,但令人心跳的不僅僅只有體育競技,還有無處不在的前沿科技,因為只有最頂尖的科技才能登上奧運賽場。山東制造得以亮相出圈,展現了山東制造在全球舞臺上的競爭力,也意味著山東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在最嚴苛的場景中得到了檢驗、得到了認可。
當然,這已經不是山東造第一次亮相國際體育盛會了。
在2024年歐洲杯賽場上,海信不僅是歐洲杯贊助商,同時還是VAR(視頻助理裁判)顯示技術的官方合作伙伴,助力裁判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在德國與蘇格蘭的首場比賽中,海信VAR給出了本屆歐洲杯第一張紅牌第一顆點球。
在杭州亞運會上,泰山體育產業集團為田徑、體操、舉重、自行車、曲棍球等12大項、17個分項提供器材與服務。領先體育參與建設超三分之一的比賽場館,其中,部分場館采用了該公司第五代伸縮活動看臺,植入了物聯網及5G技術,實現了在線實時監測看臺的運行狀態。
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第一臺雪蠟車、防切割滑冰服、冬奧專列旅客信息系統、冬奧8K大屏直播技術等等都出自于山東制造。
開赴北京冬奧賽場上的山東造雪蠟車
賽場上越來越多產自山東的硬核“黑科技”,實則是山東制造加速出海的生動縮影。眼下,一大批優秀的山東企業憑借過硬質量和先進技術沖向國際市場,開啟出海新征程。
比如,因“吉爾吉斯斯坦總統親自上門‘提車’”而走紅的中通,今年出口勢頭依舊強勁。2024年1—5月,中通客車出口2883輛,同比增長109.5%。借助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定制化服務路線,中通客車已將產品出口到了中亞、中東、美洲、歐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再比如,山東精工電子通過技術創新改造,研發生產出具有電池一致性好、電池使用壽命長、倍率放電等多項技術優勢的鋰離子電池,占全球高爾夫球車市場的75%,是全球三大高爾夫球車巨頭的供應商。
在山東,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年上半年,山東貨物出口9954.3億元,增長9.1%。這要歸功于山東營造重視創新、支持創新、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
在科技創新方面,山東展現出了大手筆。去年,山東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增至145.2億元,省屬企業發生研發費用全額視同利潤予以加回,支持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同時,著力構筑科創平臺,集聚創新要素,與大院大所開展合作,增強平臺賦能作用,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廣納四海賢才……山東多措并舉,從強化人才支撐到優化科研環境,再到促進產業落地,為科技創新孕育沃土,讓創新之花不斷接觸發展成果。
截至6月底,省屬企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5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4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93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8家、瞪羚企業81家。省屬企業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8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04項,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端科技成果取得突破。
可以說,無論是奧運賽場,還是經濟賽場,山東制造都格外耀眼,格外搶眼。也正是透過吸睛的山東制造,一個經濟發展質量更高、活力更足的山東正在被世界看到。(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于君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