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歲”的海泊河公園煥然一新再迎賓
6月18日,因地鐵施工占用的海泊河公園內2.4萬平方米區域,完成了自今年3月開始的改造升級、恢復綠化和設施建設,正式開放。
有著60多年歷史的海泊河公園,位于青島老城區人口最稠密的區域之一,今年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是人們心中不可錯過的一個城市地標。曾經,海泊河作為最早的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地,開啟了青島近代城市文明的發端。而今,以城市軌道交通興建為代表的現代城市文明,又與海泊河息息相關。
今年3月,青島地鐵4號線海泊河公園綠化恢復工程正式啟動,完成草地鋪設、植被補植以及健身設施鋪設等景觀提升1.8萬平米,同時修復路面約0.6萬平米,新設雨水管道共739米,同步解決了海泊河公園北部雨后易積水的陳年痼疾。如今,一個疏朗通透、景觀優美、運動休閑的中心城區開放式公園閃亮登場,青島中心城區再添“打卡點”。
改造升級后,海泊河公園與地鐵形成有機連結,與北側弘誠體育場及南側杭鞍高架橋下健身場地互為聯動,交通便利,方便市民出行。同時,海泊河公園進行了高架橋排水改造,解決了北部雨后易積水的問題;把開闊的草坪改造為北部休閑廣場,在其中新增塑膠場地、漫步道、秋千、沙坑等運動游樂設施,輔之以路面燈光照明、異形水磨石座椅、“五星級”公廁服務等便民設施,致力于建設適合各個年齡段的新時代智能化休閑公園。
此外,海泊河公園進行公園綠地改造提升,在綜合考慮園區植被分布后,根據種類、高矮、季節、色彩不同進行種植,不僅有國槐、銀杏、雪松這些高大樹木,還有連翹、中華木繡球、紅楓、美人梅等鮮花綠植,滿足了人們在不同季節的觀賞需求。
本次升級改造在優化園區景觀的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建筑的人文關懷,全面提升了海泊河公園的人文活力,打造出一處集欣賞公園美景、體會文化魅力于一體的“公園+文化”城市新地標。
如今,綠化恢復后的海泊河公園,地上是一條源遠流長的生命水脈,地下是一條奔涌向前的交通動脈,以地鐵上的“公園20分鐘效應”,為青島老城區帶來“精神快充”。在這里,地上,有濃濃煙火氣的早市,賞花露營的公園,可以呼吸新鮮空氣,放慢生活節奏,享受大自然的治愈;地下,一條條地鐵穿梭,構筑起四通八達的“地下通衢”,成為城市的“流量入口”,釋放出澎湃的發展活力,引領著城市的空間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