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當“寵托師”1天能接20單 春節期間收入可上萬
春節假期臨近,許多外出工作者期盼著回老家過年的同時,飼養的寵物如何照看成了他們的煩惱。有人舍不得將寵物獨自放在家中,只好自駕回老家,也有人選擇付費請人上門照看寵物。江江就是一位上門喂養寵物的工作者,她在社交媒體分享,目前她已經接到超20個訂單,上門超過100次,預計春節假期收入過萬。
春節催熱的“寵托”服務,看似是解脫了寵物主遠行的牽絆,但其背后是否還有潛在風險?
1月26日,封面新聞記者對話了“寵托師”江江、兔兔、寵物主樂樂,了解“寵托”行業帶來的便利與隱憂,并聯系了毫達(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志軍與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解答“寵托”的法律責任與如何避免糾紛的發生?
一天約20單
春節假期收入可上萬
生活在北京的江江從2021年開始利用業余時間提供上門照料寵物服務,她表示,春節期間的需求尤其旺盛,這段時間不僅是自己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光,也是收入最為可觀的時段之一。
“我通常通過平臺接單,也有平臺外合作的老客戶微信直接聯系我下單。”江江說:“根據距離和需求的不同,春節期間的收費會略有上漲。例如,平時一單的價格大約是75元,而春節期間,我會根據距離和服務時長,收取更高的費用,一般在100元以上。”
陪伴貓咪玩耍
春節期間,江江的工作非常繁忙。她回憶,去年春節的前5天每天都有22單,除夕夜,還有人在晚上10點,給她發了200元的紅包,請她幫忙遛一下狗。
為了更好地規劃路線和時間,江江專門做了一個電子表格,目前最忙的一天有18個地方要去。“雖然春節期間訂單量多,但我會盡量保證每個客戶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據江江了解,她的單價屬于中等水平,根據生活的區域不同,有些人接單價高達200元/次。
消毒用品、鞋套、手套等都是江江上門照料寵物的必備品。喂水喂糧、鏟屎添貓砂、陪貓咪玩、帶狗狗出門遛彎等,都是服務內容。江江介紹,有的客戶可能還會請她順手幫忙澆花、喂魚等。
上門照料寵物,如何確保提供服務的質量呢?江江表示,她非常注重與客戶之間的信任。不論客戶是否在家中裝有監控,她也會通過拍攝視頻和照片,向客戶展示自己在服務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確保客戶能夠放心。
寵物主:上門“寵托”比寄養更放心
事先明確服務時長和項目
“其實‘寵托師’的出現能極大為我們提供便利。”養寵人士樂樂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寵物主人一定要從正規平臺下單,如果有寵物脾氣比較暴躁,要提前將其鎖在籠中,避免寵物傷人。”
樂樂談到,每年春節、國慶等長假,寵物的寄養就是他的“心病”。“之前把狗狗寄養到寵物店,它可能就以為我不要它了不吃不喝的,我也很著急。”樂樂介紹,后來他注意到網上有上門的寵物照看服務,他便預約了一個“寵托師”,當面交流叮囑了一些寵物的喜好。“合作了幾次覺得他很靠譜,后來每次都請他來。”
據了解,目前上門“寵托”服務的接單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寵托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廣告信息,寵物主下單,私信溝通確認對方身份和具體需求;二是“寵托師”通過培訓、面試、考核等,取得“寵托師”證,并提交個人身份信息、押金等,入駐規范化的寵托服務平臺接單。
寵托師曬訂單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現在主流的寵托平臺有“嘻貓上門喂貓”“貓巷”等,進入平臺后選擇上門時間,就會根據所在地推薦附近的“寵托師”,價格表里會注明服務內容和時長,比如90元/次,包含鏟屎、換水、加糧和陪伴玩耍,共計服務時長40分鐘。
此外,購物平臺盒馬也在生活服務項目中,提供寵物服務,春假假期189元2次,多次上門還可以安排同一“寵物師”前往。
“寵托”火爆背后存在隱患
雙方履約全憑“自覺”
江江也在采訪中提到,“寵托”作為市場需求下催生的新興職業,由于其特殊的服務模式、從業者良莠不齊、缺乏細致規范的行業標準等,“寵托”服務在火爆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產生了一些糾紛。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社交媒體的評論留言中,有些人表示上門服務的單價為30元一次,一天可以接40單。“如果30分鐘一次,40單也得20個小時了,怎么可能認真仔細做完事情呢?”江江分析,這種情況有可能是接單后賺差價再轉出去,或者請家人幫忙。“收了上門服務的定金就把人拉黑的情況也很常見。”
寵托師的排期表
“目前出現糾紛很難有公正合理的評判標準,上門過程中的各種意外也很難去界定,在正式上門前雙方是什么情況都是個謎。”“寵托師”兔兔提到,上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門鎖壞了、飲水機故障、貓咪打翻物品等情況,很容易就產生糾紛。
“寵托師”兔兔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上門服務給一只貓咪喂糧,但服務結束后的第二天寵主說貓咪出現了嘔吐拉肚子的癥狀,一口咬定是她把貓糧放多了。雖然她答應了全額退款,但寵主仍不接受,最后是通過打官司才查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判斷寵主有意訛詐,因為貓咪在她上門服務前,就已經出現了腸胃不舒服的問題。
除了“寵托師”,養寵人士也有顧慮。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看到,不少網友發帖吐槽曾遭遇過的不靠譜“寵托師”經歷,例如,未在原定時間上門提供服務;上門寵托師不具備豐富經驗,導致寵物生病;還有因為“寵托師”疏忽大意,忘記為客戶的住所上鎖,而造成了財物丟失或損壞的風險。
律師:盡量拍照留下視頻記錄
平臺從嚴把關
那么,在“寵托師”上門服務中,寵物生病、“寵托師”受傷人、寵物主財產被盜等問題引發諸多法律糾紛,其法律責任和如何避免糾紛成為大眾關注焦點。
毫達(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志軍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從法律角度看,寵物寄養屬于保管合同關系。在寄養期間,若出現問題,責任的劃分需依據不同情況判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有償寄養時,若寵物生病、死亡等情況與飼養人的飼養照看不善存在因果關系,飼養人不論故意或過失,都要承擔責任。”
寵托師手機里的視頻記錄
但寵物主人同樣負有法律義務,一是付錢義務,需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費;二是如實告知義務,要將寵物的真實情況,特別是特殊情況如實告知飼養人,否則可能導致寵物受傷時飼養人不承擔責任,或造成飼養人受傷時寵物主人需承擔賠償責任。
“寵托師又稱寵物托管師,是隨著寵物經濟興盛而出現的一個新興業態,鑒于目前我國法律對于寵物托管師還沒有明確的職業界定,還沒有形成行業體系與法律體系。”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該行業準入門檻較低,所以此業態有著一定隱患。
趙良善指出,首先是財產風險,寵物喂養上門服務可能導致養寵人的財產和寵物發生安全隱患,如竊取或損壞家中財物、傷害或偷竊寵物;或者服務過程中可能因寵托師疏忽大意造成財產損失,比如忘記關水導致房屋泡水、忘記關門造成財產損失等。其次是人身風險,養寵人將房屋鑰匙交給寵托師后,有復制鑰匙的風險,有引發刑事犯罪(如故意傷害、搶劫、強奸等)的風險。此外還有信息泄露風險,養寵人個人信息可能被泄露。“養寵人對寵托師的信任度不高,容易引發糾紛,加之,由于缺乏統一的服務標準和監管,一旦出現糾紛,責任難以明確。”
趙良善提醒,為消弭隱患、避免寵托師與養寵人之間引發糾紛,于養寵人而言,養寵人務必要時刻提高警惕,擦亮雙眼,盡可能地選擇正規的且有信譽的機構進行服務,避免選擇個人寵托師;養寵人可使用單次訪問密碼鎖、在家中裝攝像頭,同時排除家中的安全隱患,關好門窗,防止意外;盡量與寵托師簽訂合約,以文字形式框定寵物師的服務內容、注意事項等,確保利益不受損。
于寵托師而言,在服務過程中盡量拍照錄視頻留底,作為日后出現糾紛的證據支撐;提高透明度和溝通,積極與養寵人交流溝通。
趙良善談到,平臺應對用戶發布的寵托師相關的業務以及涉及金錢交易的行為,要從嚴審核把關;如寵物師與養寵人之間產生糾紛,平臺也要扮演好居中裁判的角色。于行政監管部門而言,也要主動作為,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加大對寵托師的監督管理,制定行業標準,完善寵托師從業者的身份核實程序,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