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抓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側記
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2月6日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二個工作日,青島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釋放“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信號,動員全市上下迅速行動、真抓實干,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
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會議提出,“要以項目建設持續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要以項目建設不斷增強城市特色優勢”“要以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品質”……一條條舉措,一項項措施,勾畫出充滿希望、振奮人心的發展藍圖。
這場“春天里的盛會”,激發出與會人員“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只爭朝夕”的責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大家紛紛表示,要把“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主線,奮力靠上、拼上、豁上,全力以赴推動全市項目建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在現代化強省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
突出重點領域和方向抓項目
項目建設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不論是貫徹黨中央關于“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的決策部署,還是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經濟運行、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等各項部署要求,落腳點都在具體項目上。會議強調,“突出重點領域和方向抓項目,帶動各項工作縱深突破、整體提升。”
“我們將堅持只爭朝夕、能快則快,抓實項目從謀劃、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的全流程,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卞成表示,市發展改革委將以省市重點項目為突破口,全力抓項目、強統籌、優服務、解難題,推動省市重點項目建設提速增效,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發改擔當。
去年,青島謀劃部署了“10+1”創新型產業體系、“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今年需要通過具體項目推動產業落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科學技術要打頭陣。”市科技局局長李天傳表示,將以重點項目為抓手,通過聚焦“科技攻關”“平臺建設”“成果轉化”“未來產業”四個方面,突破產業創新核心技術,完善產業創新支撐體系,強化產業創新源頭供給,塑造產業創新強勁引擎,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青島是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如何把青島的特色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是與會人員關注的焦點。“我們將以加快旅游強市為工作主線,強化使命擔當,實行清單化管理,逐項研究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推動項目盡快落地見效。”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潘峰表示,下一步,將瞄準引進儲備一批影響大、場景新、效益好的精品文旅項目,突出特色打造文旅消費新型場景,以高水平項目建設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社會民生項目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力推進一批強功能、補短板、惠民生的項目,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我們將聚焦舊城舊村改造、低效用地開發等方面,抓開工、促進度、保竣工,全力構建可持續城市更新模式,打好品質提升‘組合拳’。”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王保嵐說。
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項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涵蓋各個領域,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千頭萬緒,如何著手?會議提出,“要盯緊抓實項目招引落地全流程、各環節,深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項目招得進、落得下、建得快、效益好。”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產業創新的主戰場、三產融合的強引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大川表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著力挖潛增效,完善項目全周期閉環管理,提前介入、動態跟蹤、實時預警,提升項目開工率、投產率和貢獻率;實施流程再造,加強政策供給、要素保障,優化項目服務生態圈,構建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
區市是項目建設的“主陣地”。實現高質量項目建設,離不開區市、功能區和有關部門主動作為,解決好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問題。西海岸新區今年將深入實施質量強區行動,強化規則規矩、質量支撐、品牌帶動、標準引領,統籌好數據、科技、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項目提供更好保障。市北區將做優愛企親商的政務環境,統籌做好優化前期手續服務、開通“并聯式審批”綠色通道等工作,推動項目審批效能提升。李滄區將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綜合監管一件事”,健全政府守信踐諾機制,讓企業放心投資、專心經營、安心發展。
“上合示范區將立足上合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謀劃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戰略性產業和特色項目。”上合示范區企業服務一部部長遲永欣表示,“將圍繞‘10+1’重點產業方向,抓龍頭項目招引、抓賦能平臺建設、抓產業生態布局,不斷完善場景要素,支撐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具有上合特色的創新型產業體系。”
今年1月,中電建青島即墨海上光伏項目海上安裝作業全面啟動,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會上,中電建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總經理郎益濤用“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表達自己的心情,“展望2025年,我們將立足即墨、扎根青島,積極響應青島市能源規劃布局,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與青島攜手共進、合作共贏。”(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