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至少3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青島加快構建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近日,觀海新聞記者從市水務管理局獲悉,過去一年,16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按期完工,新增4條美麗幸福河湖,青島水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取得新成效。今年,青島將全面深化河湖長制,加快構建水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創建不少于3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和1條省級效益河湖標桿建設,實施162公里排水管網改造。
去年,河湖生態持續復蘇,強化“抓鎮促村”考評,開展“清四亂”專項行動,整改銷號河湖庫突出問題783處,新增城陽區曹村河、西海岸新區岔河等4條美麗幸福河湖,累計創建31條(段)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即墨區大任河被省河長制辦公室評為效益河湖樣板,大沽河連續2年實現全線有水,作為全省唯一母親河復蘇行動典型案例上報水利部。水土保持提質增效,實施龍古山、海青鎮等8個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平方公里。完成坡度大于25°的林地、草地和裸土地禁墾陡坡地范圍劃定,進一步完善了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城鎮排水不斷加強,16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任務按期完工,全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達到地表水準四類排放標準的規模占總規模的74.3%,膠州灣近岸海域三類及以上水質標準面積比例由2020年的82%提升至92.5%,李村河、團島污水處理廠獲評國家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麥島污水處理廠品質提升工程成為網紅打卡地。實施城市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項目21個275公里,完成10444處排水管網缺陷問題改造。
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的基礎保障,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維護河湖健康生命。今年將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推進河湖庫“清四亂”常態化,高標準完成阻水片林等突出問題清理整治,保障466條河道行洪通暢,防止侵占497座水庫庫容。完善基層河湖長“抓鎮(街)促村(社區)”考評機制,持續規范河湖采砂管理,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年內創建不少于3條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和1條省級效益河湖標桿建設,探索建立河湖生態價值轉化機制。結合城市更新城市示范城建設計劃,實施162公里排水管網改造,推動即墨區雨水管網升級改造等10個項目開工建設,水務集團小澗西污泥干化焚燒等11個項目年內完工。構建中心城區“廠網河一體”運維模式,制定“廠網關聯、按效付費”績效考核辦法。加強水土流失防治,嚴格落實水土保持空間管控制度,努力創建“五型”小流域,實施西海岸新區、即墨區等5個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平方公里。(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