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要與京津冀、長三角“協同發展”,青島有了新任務
即將躋身“10萬億GDP俱樂部”的山東,要如何更好地擔起“走在前、挑大梁”的重任?深度對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是“必修課”。
去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深度對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深入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度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從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全面綠色轉型發展、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等六個方面,提出全方位深度對接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
在全國版圖中,北接京津冀城市群、南臨長三角城市群、西通黃河流域,是山東的區位優勢,也為青島深度對接區域重大戰略提供了先天條件。
行動方案多次“點名”青島及青島的相關項目,賦予了多項重要的任務使命。
對青島而言,這也是新的機遇。
01
創新鏈聯動大有可為
從創新鏈聯動這一角度看,與京津冀、長三角的深度對接,本就是青島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2024年獲國家批復的《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就在“加強與三大城市群的對接合作”方面提出——
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動承接北京科技服務、健康醫療、總部經濟等功能外溢。
規劃還提出,要發揮青島在關鍵零部件、基礎能源原材料供給保障能力的優勢,實現與長三角、粵港澳重點產業鏈創新鏈聯動。
在山東省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中,給青島安排了一系列“任務”:“在高速磁懸浮等領域開展科研攻關或建設重點創新平臺”“加強與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合作協作”“加快建設濟青科創智造廊帶”“加強濟青吸引集聚人才平臺與北京、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協同聯動”……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牽頭研制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列車。
京津冀和長三角,本就是中國創新要素最為集聚的區域。青島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北下南下”拓展創新鏈的聯動,也正是青島近年來發力的重點。
2024年,青島與京津冀的創新聯動日趨頻繁。
上半年,青島市政府與海淀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園區建設、人才培育等領域合作交流。目前,雙方建立了青島海淀產業協作對接調度機制,合作項目涵蓋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軌道交通、生物醫藥等多個產業。
8月,青島市人民政府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2月,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青島研究中心、顛覆性技術青島孵化中心在北京中關村東升科技園揭牌?!半p中心+離岸孵化器+本地加速器”是青島與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探索的合作模式——
在北京,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青島研究中心和離岸孵化器—顛覆性技術青島孵化中心;在青島,將設立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青島創新中心及青島本地加速器。
在這一模式下,雙方將遴選顛覆性技術創新項目落地青島,為青島項目搭建對外交流平臺,促進創新要素在京津冀青之間流動和共享。
與長三角的創新聯動,青島也同樣著眼于創新成果的落地。2022年,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在青島揭牌了城陽協同創新中心。2023年,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又與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簽約。
依托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全球供需平臺,城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暨人才工作站已經啟動,建設中小企業科技成果庫和中試熟化平臺,推動引進新型研發機構與區內優勢產業融合創新。
02
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
產業協同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支撐。
山東省《行動方案》提出“協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求各地聚焦傳統產業轉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未來產業突破,研究制定重點領域發展規劃,積極參與京津冀、長三角產業分工協作。
其中,“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是《行動方案》明確賦予青島的重任。
青島正按照“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的規劃,聚焦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未來產業,積極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吉利未來出行星座項目、上海電氣上合風電裝備產業園、大朋VR、氫楓能源科技項目、寰宇航天推進劑貯箱生產項目、均和集團北方智造總部產業園……
上合示范區
青島近年來與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聯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是青島重點布局的領域。
此外,《行動方案》還對青島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上提出了多項要求:探索推動數據標準規范互認、基礎數據共享、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助推數據要素價值化;建成一批數字科技創新中心、數字經濟網絡平臺,打造更多基礎通用型和行業垂直型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中心和應用場景,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
03
做強承南接北大通道
大產業需要大通道、大連接。
在協同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方面,《行動方案》賦予了青島多項重要任務。
作為東北亞地區的重要航空樞紐,青島膠東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30萬噸。未來通過加密與京津冀、長三角主要城市的航線,將進一步提升區域間的連通效率。
上合示范區中歐班列
京津冀、長三角集聚了天津港、唐山港、寧波-舟山港、上海港等在全球具備影響力的大港,處于這兩大區域的中間地帶,發揮青島港的海鐵聯運優勢,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北京市平谷區是陸港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之一,“山東港口青島港—北京平谷”海鐵聯運班列已經開啟常態化運營,進一步推動港口功能向內陸延伸。
《行動方案》中,“為京滬磁懸浮高速鐵路(山東段)預留廊道空間”的提法也值得關注。
此前,《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開稿中提到的“預控上海方向超高速鐵路建設空間”,就引發了一波關于“滬杭超級磁浮工程”的猜想。對于成功下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青島而言,無論是“京滬磁懸浮高速鐵路”,還是“滬杭超級磁浮工程”,或許都意味著“大通道”帶來的新的產業機會。
(記者 楊光 編輯 趙笛 制作 宋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