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多年,他們終于“聽見”春天!青島首對人工耳蝸集采受益夫婦將開啟“新”生
青島新聞網3月11日訊(記者 李麗濤 孫志文 寧冠宇)在無聲的世界里徘徊多年,他們對聲音的渴望只能深埋心底。如今,這份期待終于變成現實!2025年3月3日,國家醫保局人工耳蝸集采項目正式在山東落地,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無數聽力障礙患者的生活。3月11日,青島的聰聰(化名)和敏敏(化名)夫婦,幸運地成為青島市第一批享受到這一政策紅利的夫妻,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成功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他們的人生自此邁向“有聲”新征程。
“手術非常順利!一般4周后就能開機聽到聲音了!“聽完主刀大夫的話,聰聰父母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提起兒子的聽力,父母充滿遺憾。原來,聰聰從剛出生時就對聲音反應差,但由于醫療條件不足,直到2歲時才被確診為感音神經性耳聾。此后漫長的28年中,助聽器成為他與外界建立微弱聯系的唯一紐帶。他與父母的交流,只能依賴艱難辨認的口型和簡單的手勢,那些未曾說出口的話語,被寂靜淹沒。
2021年,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聰聰結識了同樣身處無聲世界的敏敏,兩顆孤獨的心緊緊相依,結為夫妻后他們迎來了愛情的結晶——一個可愛的兩歲女兒。為了確保孩子能擁有正常的聽力,在備孕前,全家人懷著忐忑與期待,前往醫院進行了專門的基因檢測。當確認孩子不會有耳聾風險的那一刻,他們懸著的心才終于落地。
然而,想要改變自己無聲的命運,卻困難重重。對于出身農村的聰聰一家而言,人工耳蝸高昂的費用,宛如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幾十萬元的開支,讓這個普通家庭望而卻步。聰聰深知父母的艱辛,父親為了支撐家庭沒日沒夜地在外打拼,母親在家操持家務,即便助聽器效果不盡如人意,他也從未向家人提過做人工耳蝸手術的想法。“聰聰的耳聾程度很嚴重,雙耳需要110分貝以上的聲音才能勉強聽見,這些年,光是助聽器就更換了四幅,可聽到的世界依舊模糊不清。但孩子特別懂事,從來沒跟我們提過這個事兒。”聰聰的媽媽含淚嘆息。
而此次人工耳蝸集采項目的落地,無疑是一場及時雨。青島市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采購處處長李浩激動地介紹道:“本次人工耳蝸集采納入了5個廠家,平均降幅達到驚人的75%,價格平均從20多萬大幅降至4萬。”這一巨大的價格優惠,讓曾經遙不可及的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變得觸手可及。據李浩介紹,以往青島市每年接受植入手術的患者數量僅有40人左右,如今價格降低,預計受益患者數量將大幅增長,無數無聲家庭的希望被重新點燃。
給聰聰夫妻主刀手術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副主任兼耳科主任宋忠義也為他們感到由衷地高興。自集采政策發布以來,宋忠義帶領團隊根據此前就診患者的情況,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宣傳政策的利好消息。“目前,我們登記了三十多位滿懷期待的患者,后續將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安排手術治療,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出無聲的困境。”宋忠義說。
如今,聰聰和敏敏夫妻攜手開啟了這場重獲聽力的奇妙之旅。期待人工耳蝸開機的那一天,當外界的聲音如潮水般涌入他們的世界,那些充滿活力的聲響,將徹底改寫他們的人生劇本。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不僅能聽見彼此的深情告白,還能清晰地聽到女兒的呼喚,感受生活中那些曾經缺失的美好。
隨著人工耳蝸集采項目在山東的持續推進,會有越來越多像聰聰和敏敏這樣的患者,打破無聲的禁錮,重新擁抱充滿歡聲笑語的世界。每一個聆聽的瞬間,都將成為他們生命中最珍貴的記憶,見證著政策的溫暖與力量,開啟屬于他們的全新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