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試行三個月,青島機場口岸外籍旅客數量增長51.6%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3月17日訊 從中外網友在小紅書“對賬”,學中文、學做中國菜成為國外網民間新的“社交密碼”,到DeepSeek“出圈”、《哪吒2》不斷刷新票房紀錄,多面的中國讓各國網友對中國的興趣度和關注度持續攀升。特別是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的實施,更是點燃了外國人“China Travel”的熱情。
記者從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了解到,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施三個月(2024年12月17日至2025年3月16日)以來,青島機場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達到22.6萬余人次,同比增長51.6%。其中,2025年1月1日至3月16日,通過青島機場口岸入境的外國人達8.9萬余人次,同比增長44.7%。
2024年12月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的公告:過境免簽外國人(俄羅斯、巴西、英國、美國、加拿大等54國人員)在境內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適用口岸由原來的39個增加至60個(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口岸在列);政策適用省份由19個增至24個,并允許過境免簽外國人在適用范圍內跨省域旅行。據統計,從青島機場口岸24小時或240小時過境的外國人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55個國家,總計1800余人次。其中人數最多的是英國及俄羅斯旅客,占比分別為40.6%和26.2%。
此外,隨著對華免簽國家的增多,中國內地居民的出境需求也在不斷釋放。2025年以來,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共查驗中國內地居民47萬余人次,在出入境人員中占比69.1%。從青島機場口岸出境的內地居民中,前往韓國、日本、中國香港的人數最多,占比分別達到44.6%、18.4%和8.5%。
作為全省客流量最大的對外開放口岸,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采取了一系列通關便利化措施:持續加強出入境旅客流量監測;前置加設免簽手續辦理區域和免簽專用通道;在醒目位置擺放免簽旅客通關指示牌,利用電子顯示屏幕加強免簽政策宣傳引導。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防檢查處處長卞峰表示,下一步,將圍繞國家有關口岸通關便利化的系列措施,推動移民管理政策紅利在青島精準落地,通過持續優化出入境通關保障流程,讓更多國際旅客的“過境游”轉化為在華“深度游”。
目前,青島機場口岸開通有往返17個國家和地區的27條國際客貨運航線,每周國際客運航班446架次。豐富便捷的國際換乘航班,為外國人來青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相關鏈接:
人工智能“小改變”,保障通關“大方便”
長期以來,邊檢基層一線民警排班輪崗依靠手寫記錄,手工計時不精準的勤務組織“痛點”一定程度存在。近期,山東邊檢總站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依托DeepSeek大模型研發了一款后臺輔助軟件“排班易”,有效提高了勤務組織的精準性和科學性。
該軟件基于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研發,依托字節Trae輔助編程工具及其內嵌的滿血版DeepseekR1&V3模型,通過自然語言向Trae提出業務需求,由Trae迅速生產前端頁面布局、基本交互邏輯以及數據處理等基本代碼框架,快速建構出“崗位計時提醒、驗證累計時長、輪崗輪次統計”等功能模塊,減少了以往靠人工書寫代碼的繁瑣步驟。
軟件啟用一周來,有效賦能了邊檢基層一線對前臺驗放、快捷通道、應急處突等不同崗位的科學合理擺布,極大提高了勤務組織效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解豪 徐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