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大櫻桃、油桃年產值超70萬元!青島90后姑娘7年種出“致富果”
90后姑娘7年種出“致富果”
萊西沽河街道萬莉返鄉創業打造大棚果園種植大櫻桃、油桃年產值超70萬元
眼下,正是大棚櫻桃成熟收獲的季節,在位于萊西市沽河街道向陽嶺村的櫻桃大棚里,成熟的美早大櫻桃如紅寶石般掛滿枝頭。大棚里,一個忙碌而嬌俏的身影來回穿梭,她就是萊西市每日鮮果家庭農場負責人萬莉。2018年,她辭掉城市里的工作,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打理果園。7年來,她鉆研種植技術,開拓銷售渠道,把心血傾注在每一棵櫻桃樹上。如今,萬莉已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新農人”,帶動鄉親增收。昨天,記者與萬莉深入交談,聽她講述7年創業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建起櫻桃大棚直播賣貨
“這是我們萊西沽河福萬家的美早大櫻桃,口感脆甜,直徑最大的超過3厘米,喜歡的朋友可以下單……”當記者踏入櫻桃大棚時,萬莉正一邊采摘大櫻桃,一邊在電商平臺直播賣貨。“2斤裝大櫻桃一盒120塊錢,剛剛已經寄走了5盒。”不一會兒工夫,萬莉便接到了6個訂單。她一邊直播一邊忙著挑選大櫻桃裝盒。在她對面,3名快遞員正麻利地封盒。“目前最遠的一單是發往青海的,前兩天不少廣東、廣西、江蘇等地的粉絲來下單。”萬莉說,身后占地2畝的櫻桃大棚已經采摘過半,另一個大棚的櫻桃已被水果商預訂。
在農業發展的廣闊版圖中,總有一些勇敢的開拓者,憑借著非凡的勇氣與不懈的努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萬莉,便是這樣一位在農業領域奮力拼搏、破繭成蝶的創業者。初見萬莉,很難將眼前這位長相甜美的女孩,與有著7年農業經驗的果農聯系起來。7年來,每至大櫻桃掛果之際,萬莉的嘴角與手上總會沾上酸甜的紅色汁液,這抹紅色不僅讓她實現“櫻桃自由”,更助她圓了返鄉創業夢。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樹,聞到泥土的芬芳,內心才感到踏實。”自幼在農村成長,祖輩皆以種果樹為生,加之國家對農業扶持力度不斷加大,2018年,在外打拼的萬莉毅然做出人生中關鍵的決定——返鄉創業。
萬莉在采摘大櫻桃。
從農業“小白”到行家里手
萬莉出生于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家中一直以種植油桃為生。父母常年在百畝露天果園里辛勤勞作,雖整日忙碌,卻僅能維持生活。這片果園既承載著家庭的生計,也見證了萬莉的成長,讓她對農業有了最初的認知與情感。然而,看到傳統農業的局限性和微薄的收益,萬莉心中埋下了一顆改變的種子。
憑借著前期在家庭環境中對農業的耳濡目染,萬莉敏銳地察覺到高效農業蘊含的巨大潛力。經過深思熟慮,她毅然決定投身高效農業領域,建造大棚種植大櫻桃。彼時,她所在的沽河街道僅有兩家種植櫻桃的農戶,選擇這個相對小眾的產品,無疑像是一場充滿未知的創業投資。談及回鄉創業的初衷,萬莉感慨道:“當時就是想試一試,為家庭和自己的未來搏一把。雖然壓力很大,但心中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在支撐著我。”
一名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年輕女孩選擇回鄉種地,周圍人的質疑聲此起彼伏。有人質疑萬莉能否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有人對她的農業知識儲備表示懷疑,這些質疑如同尖銳的針,刺痛著萬莉的心,讓她一度陷入自卑的情緒之中。但萬莉骨子里有著一股執拗,她暗暗發誓,“別人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干出個樣子來。”這份倔強成為了她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的動力。
為了實現高效農業的夢想,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萬莉提出了建造溫室大棚種植大櫻桃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她便奔赴大連,學習當地美早大櫻桃的種植技術。從櫻桃樹的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到果實的采摘儲存、市場營銷,每一個環節她都從零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著。在大連的學習過程中,萬莉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認真記錄每一項技術要點,積極向當地的種植專家請教。她深知,只有掌握扎實的技術,才能在未來的種植道路上少走彎路。
2017年,在家人的齊心協力下,萬莉成功建造了兩個櫻桃大棚。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之光。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大棚建設初期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建造1個大棚就要花費25萬多元,這讓萬莉和家人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幸運的是,第二年兩個大棚的櫻桃樹便順利結果,初嘗勝利果實的喜悅讓萬莉備受鼓舞。看到了高效農業的潛力后,她乘勝追擊,又建造了兩個油桃大棚,專注于發展高效農業。
美早大櫻桃掛滿枝頭。
凌晨3點起床忙采摘
凌晨3點,萬莉就被鬧鐘叫醒,頂著黎明前的黑暗,戴上白手套,穿梭于櫻桃林間。枝頭的櫻桃還帶著晨露,在微光中泛著誘人光澤,采摘時必須萬分小心,稍有差池果實就會破皮。
踮腳、仰頭、采摘、彎腰、輕放,看似簡單的動作,一天要重復幾千次甚至上萬次。為了采摘千八百斤的大櫻桃,萬莉一家人往往要從凌晨3點忙到上午9點,累得腰酸背痛,直不起腰來。采摘結束后,萬莉緊接著投入分揀工作,剔除壞果、生果,按大小分類,等待果販和采購人員前來。
在萬莉心中,“時效、品質不能湊合”是經營果園的鐵律。相比種植,銷售曾一度讓她心力交瘁。隨著市場變化,她發現眾多水果店已投身電商懷抱,線上交易成為主流。作為網購達人,萬莉果斷決定轉戰電商平臺。一次采摘間隙,看到粉絲詢問購買渠道,她順勢開啟直播,短短20分鐘就收獲40多個訂單,火爆程度遠超預期。
為確保大櫻桃的新鮮度,萬莉延續父輩的“晨采”傳統,堅持當天采摘當天發貨。七載春秋,她憑借不懈努力,成為萊西市最年輕且知名的櫻桃園主之一。兩個櫻桃大棚年產值超40萬元,兩個油桃大棚年產值達30萬元。
萬莉積極利用網絡資源,與各地果農交流經驗,分享種植故事,汲取他人之長。她多次奔赴大連等地考察,深入當地果園學習先進技術與管理方法,從農業“小白”成長為行家里手。
幕后
她把技術和經驗
無償傳授給鄉親
持之以恒的付出讓果園步入正軌,萬莉家的大櫻桃聲名遠揚,憑借卓越品質和獨特口感,贏得市場青睞。7年來,萬莉積極開拓多元銷售渠道,借助電商和直播,將家鄉大櫻桃送往全國各地。她的成功,不止于經濟效益,更在于對鄉村振興的有力推動。作為“新農人”,她把自己的技術和經驗無償傳授給鄉親們,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在她的感召下,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談及未來,萬莉目光堅定。她計劃加大投入,引進優良品種,提升果實品質和產量,拓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打造專屬品牌,讓沽河大櫻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在農村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萬莉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創業華章。她的故事,是夢想照進現實的生動演繹,更是“新農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見證。(撰稿攝影青島早報/觀海新聞記者 康曉歡 袁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