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故事】這樣的退休生活 實在是泰褲辣!社區康復創家門口的奇跡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吳陽 孫志文 寧冠宇)
“雖然還活著,但我已經安排好了身后事?!?/p>
因雙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合并右臂關節炎,家住市南區徐州路的85歲老人劉杰,已近六年未曾踏出家門。肌肉嚴重萎縮、十余次跌倒……家中的沙發和床,成為她待得最久的地方。長年臥病給家屬帶來不小的照護壓力,原本幸福的家庭,也因“一人失能”導致“全家失衡”。
隨著青島市“幸福敲門”老年人關愛行動的實施,劉杰一家的生活迎來轉機。
2025年2月,香港中路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志愿者“紅馬甲”敲開劉杰家門,帶來了“政府補貼后每次自費10到20元,康復師上門接送到社區康復”的好消息。工作人員上門評估劉杰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后,依托“自立支援”康復理念和專業設備,為她量身定制了康復計劃。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劉杰加入了康復隊伍。
經過兩個月系統康復,劉杰的膝關節疼痛基本消除,從寸步難行到能持杖獨立行走,右臂也由無法抬舉到活動自如?!拔乙^續努力,以后能自己走到菜市場買菜就好了!”劉杰說。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腿腳不好,有六年沒下過樓了?!眲⒔茏诖斑叺妮喴紊?,望著樓下行人,眼神里滿是羨慕。雙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合并右臂關節炎,將她困在家中近六年?!按┮路?、洗澡都得靠家人,那時候真覺得活著沒意思?!眲⒔苷f。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為了照料無法行動的母親,女兒王冰退休后便和家人們一起擔起了責任。
“端水、喂藥這些活兒歸我?!蓖醣吶嘀赣H僵硬的膝蓋邊說。最讓她揪心的是,長年困守在家,母親情緒日漸低落,家里的歡聲笑語也少了。
“紅馬甲”上門帶來轉機
2025年2月,轉機終于到來。作為“失能老年人社區康復”項目的指定機構,香港中路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專業團隊主動上門。他們詳細評估了劉杰的身體狀況和生活習慣,依托先進的“自立支援”康復理念和專業設備,為她量身定制了康復計劃,并清晰介紹了政府補貼政策——“在家門口享專業康復,每次只需自付10-20元!”
這實實在在的利好,讓劉杰和家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點燃了希望。
下樓難題如何破?面對六層高樓,康復師用爬樓機輕松化解?!鞍⒁谭判?,咱這設備穩當著呢!”一句拍著胸脯的保證,讓劉杰安心踏出了困守六年的家門。
在中心,康復專家團隊為劉杰制定了每周三次的“身心重塑”計劃:先以中醫針灸緩解膝關節疼痛,再用國際先進的康復訓練逐步恢復身體機能??祻蛶焸兏怼扒楦袠涠础?,用溫暖鼓勵滋養著她的信心。
漸漸地,希望生根發芽。劉杰不僅主動加入“老年康復活力團課”,更以自身經歷成為課堂上的“勵志導師”。她用那顫抖卻無比堅定的雙手,為新學員示范動作,也成了這項惠民康復服務最生動的“活廣告”。
織密家門口的幸福網
改變在兩個月后悄然發生:原本無法抬起的右臂能端起水杯了,膝關節疼痛問題基本已消除,借助拐杖可以自己上下樓,穿衣、洗漱等事情也可以自己完成。
但最讓王冰欣喜的,是母親由內而外的“新生”。“面色紅潤了,胃口好了,人也精神了?!蓖醣f,更重要的是,母親眼里有了光,久違的陽光重新灑在了她的生活中。
“以前天天琢磨怎么不拖累兒女,現在敢想買菜做飯的事了?!眲⒔苷f著,顫巍巍地給新學員示范抬腿動作。而陪伴母親康復的這段路,也讓王冰找到了退休后閃亮的坐標——成為“銀齡守護者”隊伍中的一員,將這份家門口重燃的希望,傳遞給更多像母親一樣的老人。
這樣的故事正在青島的更多角落發生。截至2025年6月,青島市民政局已建成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34個,村(社區)養老服務站1300余處,打造30處社區嵌入式失智老年人照護中心。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急難愁盼,以精準的政策補貼、專業的社區康復、便捷的設施保障,織密家門口的“15分鐘養老幸福網”,讓失能(失智)老人重拾生活尊嚴,讓親情陪伴不再因照護難題而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