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十五”期間,北京城市建設將突出解決交通“瓶頸”和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完善城市布局,增強城市承載力和服務功能,初步構建起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
北京市市長劉淇今天在北京市人代會上做北京市“十五”計劃綱要報告時,描述了未來5年北京城市建設的藍圖。他說,“九五”期間,北京城市基礎設施投資累計完成1382.1億元,而“十五”期間北京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將投資1800億元左右。
“十五”期間,北京市將全方位改善城市交通,迅速推進市區路網加密工程,盡快建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地鐵5號線、地鐵八通線等一批項目,力爭新建軌道交通線路100公里以上。建成公路一環、二環等高速公路。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建成市中心區快速道路系統、準快速公交系統和先進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同時加強靜態交通建設,加快停車場建設,基本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
為完善首都城市布局,增強城市服務功能,“十五”期間北京市將實施適當傾斜政策,以危舊房改造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加快相對落后的南部地區建設步伐。建成城市綠化隔離帶,加快衛星城和郊區中心鎮建設,逐步實現城市整體協調發展。加強城市功能區的開發,高標準完成商務中心區規劃,基本完成核心區建設;基本建成金融街,形成金融管理和服務密集的金融功能區;建成以王府井和西單為重點的現代化商業中心區,以前門、大柵欄地區為重點傳統文化特色商業區。最大限度保護好歷史文化名城風貌,重點保護皇城、城市中軸線、首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和城市水系,保持古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風貌。
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是保證首都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十五”期間,北京市將投資450億元以上用于環境治理。到“十五”末期,全市大氣、水體及城鎮地區聲學環境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市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的天數占全年的70%以上。與此同時,加快構筑北京山區、平原、綠化隔離地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到“十五”末期,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
劉淇今天還表示,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北京市將更加重視城市的管理,繼續推進城市管理重心向區、街下移,突出管理思想、管理體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創新,基本形成適應首都要求的現代化城市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