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8時,中美之間的一條海底光纜在日本橫濱維護區發生阻斷,造成中國電信及其他電信運營商北美方向部分電路中斷。在此之后,許多網民查詢、檢索北美地區網站時,都出現了無反映或反映速度極慢的情況。為何造成這一現象呢?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冷榮泉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美海纜是承擔中美間因特網數據交換的重要載體,其中中國電信就有930兆的因特網互聯電路,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也有部分因特網互聯電路在這條海纜上。在海纜發生阻斷后,這些互聯電路隨即中斷,因此網民訪問北美地區的網站也就受到影響。
冷榮泉說,中美海纜的設計應當是一個由北線和南線組成的環狀結構,但是目前南線尚未建完,所以不能在北線出現阻斷后由南線的電路代替。位于上海崇明海纜站以東375公里公海中的阻斷地點就屬于中美海纜的北線。
由于阻斷地點屬于日本橫濱維護區,目前日本有關方面已經派出海纜船前往故障點搶修。而修復海纜大致有確定阻斷點、打撈、連接、測試、放回等過程,所以一般需要兩周左右時間。
目前,有關方面正在調查事故原因。冷榮泉說,海纜發生阻斷一般是由于在淺海區從事捕撈或挖掘作業時,大型魚網或挖掘設備將海纜割斷導致的。
據了解,中國電信目前正在緊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包括同國際衛星組織聯系緊急租用國際衛星電路、同國際其他電信運營公司聯系選擇迂回路由等。但是這些措施分流的業務量是有限的,不可能使北美方向的因特網業務完全恢復到原有的正常水平,因此在這段時間內國內網民訪問北美網站將繼續受到影響。新華社記者李佳路(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