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青年報》4月1日報道明天,國家文物局就將遷出“北大紅樓”,入住朝陽門北大街文化部辦公樓。
昨天下午,記者前往正在搬家的國家文物局。據悉,作為紅樓的第一使用大戶,此次國家文物局全部搬出后,整個紅樓的房間將被騰出3/5。有關人士表示,最終紅樓將可能用作建設“五四”運動紀念館。
據記者了解,作為管理國家文物事業的最高機構,國家文物局一直考慮把紅樓辦成“五四”運動紀念館作為青少年教育基地,因此對紅樓的保護十分嚴密。搬出后的國家文物局將與國家文化部同樓辦公。(宇鳴)
新聞背景
北大紅樓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舊址,1918年建成。因該建筑主體用紅磚建成,故稱紅樓。其西洋式建筑風格,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都是北京城最有現代氣息的建筑。
北大紅樓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五四”運動后,李大釗、鄧中夏等在這里建立了北方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毛澤東1918年8月至次年3月曾在此任北大圖書館助理員。
解放后,1955年文化部文物局、中國古建筑研究所設在紅樓。1961年,老北大紅樓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