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莫斯科6月12日電俄羅斯醫學科學院外科研究中心的加夫里連科教授近日指出,動脈內壁上的膽固醇斑潰爛是引發中風的重要原因。
俄專家指出,過去曾普遍認為,血管內壁增厚是局部缺血性中風的主要病因。但是最新研究顯示,很多局部缺血性中風患者的腦動脈內壁并不厚。與此同時,俄專家還發現約4/5的此類患者在發生中風前,其動脈內壁上的膽固醇斑均出現了潰爛。這種潰爛使血管中容易形成血塊和其它栓塞物,造成血流停止,引起局部缺血性中風。
為此,俄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套新設備,這些設備可測量膽固醇斑的大小,確定其性質和有效清除“惡性”膽固醇斑。據報道,與傳統的藥物預防的效果相比,清除已發生潰爛的膽固醇斑可使局部缺血性中風的發生幾率下降約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