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昨天,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分配體制發生了很大變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朝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方向邁出了重要步伐,市場機制在收入分配領域日益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國民收入總體分配格局不斷趨向合理,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國稅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強對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征管。
當前收入分配領域還存在著相當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
初次分配秩序混亂。企業的約束機制不健全,多本賬、設立小金庫等現象較多。一些企業在實行股份制改造過程中,通過低估國有資產等手段,化公為私。利用代幣購物券發放補貼、獎勵期權和股份、小金庫發放獎金、給個人買保險、公款負擔個人費用、分解發放勞務費或稿酬、第二職業收入、灰色收入、大量現金交易等,私營業主在賬面上長期不分配利潤,暗地里卻通過借款方式轉移為個人收入。金融、保險、電信等行業憑借其壟斷地位獲得額外收入,并通過各種形式轉化為個人收入,形成不合理的高收入。
收入差距明顯擴大。在改革開放20年的較短時期內,我國已經從一個收入比較均等的國家轉變成為一個收入差距較大的國家。目前我國基尼系數約為0.39,進入了國際公認的收入分配警戒線。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個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都較為突出。(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