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所嵌典故諸字,全都排列在句首,叫藏頭詩,又稱貫頂格。如《水滸傳》中吳用為促使盧俊義上梁山而念的詩:“蘆花蕩中有扁舟,俊杰俄從此地游。義到盡頭原是命,反時逃躬必無憂。”藏頭“盧俊義反”四字。藏頭詩既可用來游戲,亦可用來傳達秘密,用處甚廣。
《兩般秋雨庵隨筆》載,明代廣郡人蒙廷倫娶妻時,妻兄鄙視他出身寒微,遂辱之曰:“既云書生,請以‘河南村狗’四字貫頂寫詩。”蒙強忍羞辱,應聲吟道:“河槎浮漢到五羊,南風吹送桂花香。村人多少來爭看,狗吠仙姬會阮郎。”此詩不僅做到了“河南村狗”四字藏頭,并表示了不甘自輕自賤的志向。其妻勸其苦學以雪四字之恥,蒙發憤攻讀,中嘉靖進士,后官僉都御史。
“文革”期間,豐子愷先生的幼子新枚,集了“一”字起頭的詩70多句,豐老先生見幼子頗有詩興,便集句成藏頭詩以贊之,集句如下:“新豐老翁八十八,兒童相見不相識,愛閑能有幾人來,古來征戰幾人回,詩家清興在
新春,能以精誠致魂魄,記拔玉釵燈影畔,幾人相憶在江樓,千家山郭在朝暉,首陽山上訪夷齊。”這首藏頭詩詩意不連貫,似乎不知所云,但將每句的頭一個字連起來,意思便十分明了:“新兒愛古詩,能記幾千首。”劉保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