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青島日報>>一版
“民情日記”連民心
2001年10月12日 04:49:48
黨的作風體現著黨的性質、宗旨、綱領和路線,是黨的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內容,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作為縣市級基層組織如何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

  去年以來,膠州市圍繞轉變機關干部作風,加強隊伍建設,實施了干部蹲點調研制度,對市鄉和市直部門的領導蹲點調研作出了詳盡規定。

  在完善干部蹲點調研制度的過程中,膠州市建立健全了“民情日記”制度:即黨員干部在蹲點調研過程中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記錄在“民情日記”上,每周匯總,集體研究解決;即使一時沒有條件解決的,也要向群眾解釋清楚,取得群眾諒解。

  自從膠州市實施蹲點制度和“民情日記”制度以來,1000余名黨員干部走村入戶,與群眾打成一片。“小行村冬暖大棚蔬菜發現病蟲害,建議農技站盡快幫助解決”;“村民林治龍患脈管炎欠債一萬元,家庭生活困難”;“袁家墳村群眾反映農村文化生活貧乏”……本本“民情日記”上密密麻麻地記滿了群眾最關注、最盼望、最不滿意、最需急辦的樁樁“民事”。截至目前,全市干部黨員已記寫筆記15897篇,收到群眾意見建議17469條,辦結16980條,辦結率達95%。

  下面是我們隨機摘錄的三則日記。第一則日記的主人是膠州市后屯鄉駐村干部孫繼來。

  2000年9月6日星期三天氣晴

  這幾天,正是北梁蜜桃上市的高峰期。今天一大早在路上碰到了北梁村支部書記劉成喜,他一見到我就連忙下了車子,一把拉住我的手說:“繼來啊,你得向黨委反映反映,俺村的路太窄了,運桃的車都快擠成堆了。”

  上午10時,和老劉一起來到了北梁村,眼前是一副熱鬧的收獲場面:老老少少肩扛手提,把成筐成袋的鮮桃裝上來自各地的貨車。在唯一一條通往村外的小路上,大大小小的車輛蝸牛似的往前蠕動。老劉指著路上排成長隊的車輛說:“俺村的路只有4米寬,每到這時,大小車幾百輛,堵車是常有的事。外地客戶來一次就夠了。”村里的販桃大戶張明勤走的地方多,見識也多,他告訴我:“再這樣下去,北梁桃就叫高密大欄擠‘爛’了。”他的話也不是危言聳聽,高密大欄在膠平路以西建成了一個大市場,便利的運輸條件使市場發展很快,大有壓倒北梁市場的架勢。聽了這些反映,心里很不是滋味,作為包村干部,要及時向黨委匯報,及時解決路難走、桃難運的問題。

  2000年9月8日,后屯鄉黨委書記楊波在按慣例每周一次批閱駐村干部的民情日記時,看到了孫繼來反映的情況。他當即作出批示:克服資金困難,盡快上馬北梁道路拓寬工程。但修這條路要占用另一村莊的土地,砍殺另一村莊的桃樹,村民不同意,阻礙了工程的施工。今年春播前,鄉黨委主要領導帶領十幾名干部住在該村,挨家挨戶做工作。耐心的說服使他們明白了舍棄個人眼前小利為村民贏得長遠利益的道理。他們忍痛砍殺了盛果期的果樹,鄉政府又擠出20萬元,在桃子收獲前,將路面拓寬到了9米。

  這條長1200米的路修到了群眾的心坎上,被群眾們稱為“富民路”、“安民路”、“連心路”。通車那天,群眾敲鑼打鼓將一塊寫有“拓寬道路、造福北梁”八個大字的匾送到了鄉政府。如今,北梁蜜桃通過這條“富民路”被運到了全省各地。

  下面這則日記是由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張敬禮記下的。

  2001年5月7日星期一天氣晴

  下午,到再就業服務中心走了一趟,聽到了不少再就業工作的情況,心情比較沉重,愈感到壓力大,責任大。特別是一些大齡下崗職工,由于年齡、技能等原因,再就業非常艱難。大齡下崗職工中,48歲的王玉麗是比較典型的一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14歲上山下鄉,之后被安置到昌邑縣抽紗廠。后來隨著大批知青返城,她隨丈夫回到故鄉膠州市,到印刷廠當了一名印刷工,一干就是十幾年。最近這幾年,印刷廠生產經營困難,王玉麗便成了一名下崗職工。她多次到勞動力市場求職,用人單位都以年齡太大為由將其拒之門外,孩子要上學,父母要贍養,丟掉了端了半輩子的鐵飯碗,她的生活是何等艱難。

  調來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作的時間還不長,這里面的工作真是太多太重要了。作為黨員干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誠心誠意為群眾謀利益。自己干了多年的組織工作,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重任在肩,只有自我加壓負重前進了!

  鑒于王玉麗的實際情況,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立即責成再就業服務中心進行了專題研究。根據其特長決定幫助她開一家時裝店,引導她走自謀職業之路。將她享受的5000元生活救濟金一次性發給她作為啟動資金,免費為其辦理了《自謀職業優惠證》,憑證到工商部門免費辦理了營業執照。同時,讓勞動培訓中心免費進行創業知識培訓,幫助她盡快掌握市場經營的有關知識。為解除她的后顧之憂,膠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還為她辦理了代存檔案、代繳社會保險等手續。

  2001年6月初,王玉麗在膠州市杭州路中段開設了中皇時裝店,盡管鋪面只有10平方米,可由于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等社會各界的支持,第一個月收入就達到了800多元。最近,她又把鋪面擴大到了30多平方米,還安置了3個下崗工人,月收入已經超過了千元。

  膠州市膠西鎮黨委書記宋業敏記下了這樣一則日記。

  2001年3月17日星期六天氣晴

  合并鄉鎮正好一個月了,70多個村莊也已跑遍了,發現存在不少深層次問題。李家村雖然離鎮駐地不遠,但多年來村莊的工作老是不見起色,關鍵是班子散、軟、懶,不能發揮正常作用。今天特地去走了一趟。村民們熱情純樸,不經意間談出了不少實際問題。老黨員李士有反映:“自來水停水一個多月了,俺們只能到河里挑水吃,群眾意見很大。”村里的運輸大戶李有才說:“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拔不出腳來,早就該修修了。”

  這些問題很嚴重,涉及的面太廣,特別是班子問題,這是全部問題的癥結所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無比重要,一定要盡快為李家選出一個過硬的班子。這事必須開黨委會研究解決!盡快!

  膠西鎮由原膠西鎮與苑戈莊鎮合并而成。經過短暫的磨合,新的膠西鎮黨委即成立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對全鎮黨支部班子進行了摸底,按照“三推一選”和“兩票制”的辦法,對李家村等幾個軟弱癱瘓班子進行了提前換屆。李家村黨支部換屆后,鎮黨委幾經周折,請回了該村能人———青島長城皮件廠廠長李四貴回村當支部書記。他上任當天,就為村民墊付了12000元的水費,帶領黨員安水表、接水管、砌水池,不計分文報酬,很快就讓群眾吃上了甘甜的自來水。“七一”黨的生日那天,李四貴帶領36名黨員,在炎炎烈日下,整平路面,清除雜草……干部們在群眾中又重新樹立起威信,干部們有事一招呼,群眾一齊響應。麥收后干部要求村民莫燒麥茬,村民們沒有一戶違反的;村干部們通知交定購糧,從當天上午到第二天上午10點,386戶村民全部交齊,沒一人拖后腿。

  “民情日記”抒寫的是人民群眾對黨組織沉甸甸的信任,記下的是黨員干部對群眾深厚的感情。談起“民情日記”,膠州市委書記張元福感觸頗深:“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已經勝利閉幕。在今后一段時期內,我們要繼續堅持干部深入基層調研和‘民情日記’制度,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

 

 

發表評論】   關閉窗口    
  



 下一篇:

大力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
 

網站簡介 會員注冊 廣告服務 幫助信息 版權聲明 主編信箱

青島日報社/青島新聞網 版權所有 電話:86-532-2865859轉3059 傳真:(0532)29676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大新县| 贵溪市| 方山县| 通许县| 甘泉县| 炎陵县| 涞水县| 姚安县| 肥乡县| 临江市| 博兴县| 吴忠市| 绥阳县| 拉萨市| 高台县| 扎鲁特旗| 红原县| 和田市| 松桃| 荃湾区| 万全县| 图片| 武山县| 安平县| 新化县| 井冈山市| 平潭县| 抚顺市| 繁峙县| 高尔夫| 竹溪县| 长泰县| 萍乡市| 靖宇县| 广汉市| 寿宁县| 高淳县| 景泰县| 岱山县| 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