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報10月17日刊登了《非法職介所暗訪記》一文后,日前,市勞動監察處會同四方、李滄、市北三區的勞動監察部門,及四方城管五中隊、市北城管四中隊共三十余人聯手組成執法小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市北區內蒙古路汽車站、四方區康寧路周邊的非法職介所進行突擊檢查。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據記者了解要根除這些不法行為仍需下大力氣。
這次檢查發現,經本報曝光的非法職介所大都大門緊閉,但內蒙古長途站西側的原“華宇中介”又開門了。一看到執法人員,不法分子早已不見了蹤影,城管的執法人員依法將路邊擺放的一排信息牌沒收。據附近市民反映,非法職介仍然存在,只是見到執法人員“暫避風頭”,執法人員走后,他們很快就會冒出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沒有根除他們的“老窩”。
非法職介緣何屢禁不止?通過這次查處行動,我們發現有關部門的打擊力度不夠是主要原因。另外各執法部門存在協調不一的弊端;缺乏對合法職介的大力宣傳;房屋主管單位對承租者的經營行為缺乏監督;求職者存在“天上掉餡餅”的不健康心態,經不住高薪假信息誘惑;我市的勞動力市場建設存在不足等。
因此,根除非法職介這一“毒瘤”,要責任明確,齊抓共管。這些非法職介流動性很大,勞動和城管部門由于工作職責的原因,在打擊治理時,不法分子容易一逃了之。勞動監察有關人員建議,在查處存在欺詐、坑蒙、暴力協迫的非法職介行為時,公安部門是否可以協同執法?再者,勞動力市場建設存在的問題等也應引起有關部門的反思。
另據有關部門人士介紹,外地來青和本市內存的勞動力在不同領域的流動將越來越頻繁,如查引導和控制不當,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規范和治理職業介紹刻不容緩,應予以高度重視。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