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訊中
國投資者對黃金市場的開放早已望眼欲穿,而這一愿望近期就將實現。記者昨日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上海黃金交易所將爭取于六月份正式運營。而為了分搶新的中間業務,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早已在積極準備。
據悉,上海金交所投入正常運營后,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金交所的會員單位銀行來購買黃金。經央行審批的黃金業務中,明確寫有“對居民個人開辦黃金投資產品零售業務”一項。市場人士認為,這將使長期壓抑的黃金消費潛力得以釋放。而工、農、中、建四大會員銀行早已積極備戰,制定出了長遠的發展計劃。
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四大國有銀行可以開辦8項黃金業務:黃金現貨買賣、黃金交易清算、黃金項目融資、黃金交割、黃金拆借、黃金租賃、黃金收購和居民個人黃金投資零售。盡管黃金交易所和央行有關人士一再表示,黃金市場開放的初期,主要是面向機構投資者。但從各家銀行計劃推出的業務品種方面可以發現,個人客戶已明顯成為銀行的主打對象。工行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銀行開發的個人黃金投資產品有兩種:一是黃金存折,即“紙黃金”,以黃金賬戶內的資金劃撥來表明黃金的買賣;二是條塊金,即實物的黃金交割。與此同時,幾家銀行都表示將推出個人保險箱、黃金鑒定等一系列的附加服務。可見,各家銀行都瞄上了“個人炒金”的大趨勢,并且從邁入黃金市場的第一步就開始搶著排兵布陣。(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