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石家莊8月11日專電
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在全縣財政緊張、辦公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一些部門靠打“白條”幾乎吃遍了全縣上檔次的飯店,一些飯店因此被迫關門。
“白條”攢了十多萬
新雅飯店與陽原縣法院咫尺之遙,已經停業一年多。店主李天明說,飯店生意一直很紅火,但因為緊挨著法院,一些法院干部頻頻光顧,吃完飯不給錢只打“白條”已是常事。幾年下來,已經攢下十多萬元的白條,最后被迫關了門。
在新雅飯店,記者看到了法院給李天明打的白條,金額總值達14萬余元,白條上都蓋著鮮紅的法院專用章。李天明說,他曾多次去討債,得到的答復是:“法院沒有辦公經費,連公車的汽油錢都拿不出來,怎么還你賬!”
公款吃喝習以為常
在陽原縣,與新雅飯店遭遇類似經歷的不止一家,而公款吃喝的單位也不僅是法院一家。地下餐廳是陽原縣較為高檔的飯店之一,同樣在為“白條”發愁。餐廳負責人對記者說,現在,縣計生委還欠著他們幾萬元沒還。
方正飯店是縣里另一家比較有檔次的飯店,目前法院還欠著5萬余元的債務,老板覺得很慶幸,因為法院欠他家的錢不是最多的。
聲音
陽原縣紀檢委副書記郝衛軍:理論上沒“白條”
陽原縣每年都要下發狠剎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文件,明確規定:行政單位公事接待不得到社會經營性飯店,更不允許個人以單位名義在飯店里吃飯。
“白條”在理論上是不能產生的。
陽原縣現任法院院長孫少平:法院賬上看不出
我是2003年從外地調到陽原的,剛來的時候法院因交不起錢,水、電都停了。我聽說過欠錢的事,但從法院的賬上看不出來。
鏈接
公款吃喝“回潮”
人大代表朱麗蘭:國家行政管理費超支讓人擔憂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撤銷對北京的旅行警告,同時將北京從非典疫區名單中刪除。“雙解”令一出,非典期間或關門大吉或門可羅雀的餐館、飯店隨之人氣看漲。“非典過去了,公款的大吃大喝又來了。”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朱麗蘭委員直言不諱地表示出自己的擔心。與朱麗蘭的憂慮相對應的是,2002年中國衛生事業費決算
數的減少和行政管理費決算數的增長。誠然,行政管理費超支有很多原因。但在那些超出的部分中,公款大吃大喝、公款自娛自樂無疑最讓人痛心,也最讓人痛惜。
觀點
“吃喝賬”是筆“政治賬”
新華社:為何反腐規定擋不住一張嘴
海吃海喝的部門,一年“吃”飯花掉多少錢?因吃喝究竟增加了多少百姓負擔?這是一筆“糊涂賬”,更是一筆“政治賬”。
吃吃喝喝看似小事,但飯桌上頭有“政治”。一旦筷子“伸”向酒場,可能吃香了嘴巴,臭了名聲;吃高了“身份”,低了形象;吃好了“口感”,差了“口碑”,最終只能是讓干部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而“腐敗基數”越來越大。
照理,一些地方和部門開展反腐倡廉也非一日,“饞嘴”干部用公款吃垮飯店的事件還是不斷上演。諸多規定為何“擋不住一張嘴”?一些部門既然連辦公經費都沒有,怎么還能不斷地“吃”,最終欠下那么多錢?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怎么一些干部反倒不明白。一位縣委書記曾深有體會地說:“我最不愿意的,就是到外面去吃所謂的‘官飯’。隨便吃上一頓,老百姓就得辛辛苦苦種上一年的地,我實在張不開這張嘴啊。”中央三令五申,大力強調艱苦奮斗,勤儉辦事,這也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切實體現。治奢,猶豫不如堅決,遲改不如早改。據新華社
某廠長:把酒瓶賣了救濟一下職工。王棟梁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