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簡稱“TOP10研究組”)發布了2003年“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研究”成果,在對中國省會及計劃單列的35個大中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進行客觀、公正、準確、全面的理論和量化分析計算基礎上,首次排定“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座次。
“
TOP10研究組”對國內外有關城市競爭力、產業競爭力等進行了充分研究,結合房地產業的特性,從潛在需求、當前滿足需求程度、市場表現和潛在供給等4個方面共43個精選變量,對3大物業類型住宅、辦公樓、商業用房分別設計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相關數學模型,定量計算國內35個城市3大物業類型的開發投資潛力得分,最終加權平均得出“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排名。
各項排名如下:
“住宅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廈門、南京、寧波、杭州、成都、青島。
“辦公樓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依次為:上海、深圳、北京、寧波、廣州、廈門、成都、石家莊、青島、大連。
“商業用房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寧波、武漢、廈門、杭州、沈陽、濟南。
通過對35個城市住宅、辦公樓、商業用房三類物業開發投資潛力得分進行加權平均,得出綜合性的“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10強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廈門、寧波、杭州、南京、成都、天津。
根據“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研究”結果,從區域分布來看,三大都市圈的代表城市(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是當前房地產最具開發投資潛力的城市,東部城市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強于中西部城市。10強城市中,90%的城市都在東部地區。在東部城市中,長三角的上海、寧波和杭州等城市展現了以上海為核心的城市群優勢。
從城市規模來看,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大城市具備較大的市場空間。規模較大的城市不僅擁有持續穩定的房地產市場需求,而且大城市的市場空間使得房地產企業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擁有相當寬泛的余地來進行市場定位,尋找市場的縫隙,進行差異化競爭。大城市的另一大特點是對周邊地區具有集聚效應。
從房地產市場表現來看,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市場潛在需求越大、潛在供給越小則預示城市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越大。房地產市場潛在需求主要受到潛在需求方的購買能力的影響。房地產市場供給一方則主要通過未來潛在供給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潛力。二是房地產市場本身的素質,比如空置消化能力和市場吸納能力,對房地產開發潛力的影響也非常大。寧波、杭州等城市,盡管城市和房地產規模不如特大城市,但由于其較強的市場吸納能力和較低的空置率使得其潛在開發投資潛力較大。(高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