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城市文明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整齊劃一的綠地公園、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精巧典雅的園林藝術、聞名遐邇的風光名勝、獨具特色的建筑和發達的經濟、完善的服務等以外,更重要的是從人的文化素養、行為舉止上體現出來。市民作為城市發展與文明進步的能動力量,是城市文明的創造者和體現者,因而市民的素質決定了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關鍵就在于提高城市的主體———市民的素質。
市民素質的提高包括:一是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改變城市居民的知識結構,三是加強市民的文化修養,從而擴展大眾的文化視野,提高市民群體對世界先進文化的吸納能力,提高廣大群眾藝術欣賞的水平和情趣,并使市民追求高尚的行為準則、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青島市近年來配合精神文明創建,采取多種方式,通過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致力于城市文明建設,提高了市民的綜合素質,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養。在思想觀念層面上,青島市繼“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為主題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后,連續開展以“創優良秩序、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做文明市民”為主要內容的“三優一做”活動,評選“十佳文明市民”、“十佳職業道德標兵”、“十佳文明家庭”、“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好事”以及開展“八不”勸戒、市民學外語活動、展開“講文明、樹新風”,“告別陋習、走向文明”,“文明從我做起、提升青島形象”大討論等,緊緊圍繞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這個關鍵環節大做文章。
制約青島市市民綜合素質大幅度提高的因素主要有:第一,市民的知識水平與文化素養有待于提高。第二,青島市文化資源的利用不足,與市民文化素養的提高結合得不夠。第三,書報刊等文化媒體的數量偏少。第四,雖然節慶文化活動頻繁,但相對于北京、上海和廣州等經濟文化發達城市而言,文藝演出等活動的多樣性稍遜,供廣大市民選擇的機會較少,影響了各階層和具有不同文化品位、欣賞習慣的市民參與的熱情與積極性。
二
針對青島市文化建設的實際狀況,提升青島市市民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大保護和開發歷史文化資源的力度,使市民獲得良好的文化薰陶和高雅的精神享受。一個城市市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與城市的歷史文化積淀密切相關。文化資源是城市無言的歷史,是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象征,歷史文化資源記載著歷史文化的進程,是不可再造的珍寶。從長遠來看,歷史文化資源具有經久不衰的文化經濟價值。在舊城改造和旅游景點修建中,必須杜絕在發展經濟方面目光的短視和行為的急功近利,切不可因一時之利和一念之差造成構成城市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資源的無可挽回的毀損。保護好這些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可以延續城市發展的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
2、培育城市精神,使之成為市民素質的支柱和高度凝煉。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內核或深層結構,是全體市民的共同的精神支柱。得到市民廣泛認同的城市精神不但以觀念形態、心理狀態等形式存在于市民的頭腦中,表現為市民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倫理道德、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同時還外化為市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等,體現出他們的生活格調、文化品位。
3、以構建學習型城市為支點,推進現代城市文明。市民的精神生活、道德修養最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城市的居民應該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終身學習,才能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思想品格和藝術情調。城市市民素質是由眾多高素質的市民來營造、維護和體現的,因此必須重視市民個體的素質教育,開展繼續教育,倡導終身教育。
4、通過專家學者、市民、新聞媒體、藝術團體與行政部門的社會聯動,弘揚文明意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行為方式。市民文化作為大眾文化,具有多層次性和通俗性,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在某些方面易流于庸俗和低級趣味。因此必須發揮文化單位和各文化介質的力量,引導市民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使之與城市文明進步的程度相適應。
同時,要利用意蘊深厚的公益廣告來引導市民的文化追求,反映時代的新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哲理。例如選用公交系統的勞動模范張鋒的名言“在外國人面前我代表中國,在外地人面前我代表青島”,在火車站廣場設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公益廣告,既在公共場所營造文化氛圍,使市民自警、自勵,又可以體現青島市民文明溫馨的素質水平。
5、完善文化設施建設,以體現城市的文明程度,教育市民,陶冶情操。文化設施是整個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礎。城市文化設施的設置狀況也是市民素質水平的重要標志。
6、舉辦豐富多彩的大眾文化娛樂活動,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思想品格、觀賞水平和藝術情調。知識性強的文化活動可以提高廣大老百姓的素質,改善他們的生活面貌,促使他們自覺地改變落后的思想觀念,拋棄陳規陋習,積極追求好生活。
7、打造文化產業品牌,引導文化消費,促使人們提高文明水平。沒有發達的文化產業,就不會有繁榮的文化。文化產業同樣需要名牌,人民大會堂里高雅的“北京新年音樂會”,五月“相約北京聯歡活動”以及金秋十月“北京國際音樂節”這精心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為各階層的市民提供了適合不同欣賞品位的文化名牌,已成為北京的形象標志。青島市也應當打造新文化品牌,著力塑造能夠引起市民真心期待和稱道的精品、名品,增強文化產品的競爭力,引導市民的文化追求。同時,在機制上扶持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城市市民休閑生活的文化含量,將文化追求和科學意識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