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茫茫人海之中,岳顯烈這個名字,沒有多少人能記住,但“臭皮匠”這三個字卻叫遍了四川、重慶一帶。
“臭皮匠”岳顯烈今年38歲,名牌大學畢業;是理工科出身的機械工程師;但他更是彭州市家喻戶曉的修鞋大王……
今天,他要將“臭皮匠”申請注冊;明天,他心懷一個龐大計劃———把路邊的游擊補鞋攤統統收歸自己門下,5年內在成渝兩座城市開500家“臭皮匠”連鎖店,掌控蓉城修鞋產業。
2004年元旦,在這新年的第一天,岳顯烈更是寫下了“挑戰書”,他要向所有同行在修鞋技術上來一番比拼!
收編補鞋游擊隊
背景:“我自己設計的商標才完成,到工商部門查詢,該商標目前還沒被別人注冊,成功注冊的機會很大。”做了7年的修鞋匠,岳顯烈著手開始部署他的“龐大計劃”———注冊成功后,在成都開“臭皮匠”連鎖店。最好的狀態是:把成都市路邊的游擊補鞋攤收歸到自己門下,5年內在成渝兩座城市開500家連鎖店。如今,具體到修鞋的工作,“臭皮匠”很少親自出手了,與彭州各路修鞋高手抗衡的是他弟子。上一次出手已經是2年前的事了。修補了7年皮鞋,他和皮鞋之間只剩下了感情,說到“感情”,他開始回憶一次經歷。
經過:一天,有個人雙手捧著一雙殘破不堪的舊鞋找上門來,對他說:“我一直都很霉,做生意總是虧,自從穿上這雙皮鞋后,運氣一下好轉了,各方面都順了!痹里@烈靜靜地聽來人講述!拔蚁氚堰@雙皮鞋修復好,以后不再穿了,珍藏起來!蹦侨擞挠牡卣f。臨走時,那人隨手從皮夾里抽出一疊錢遞給他,岳顯烈一數竟有800元———這是他補的最貴一雙皮鞋。
結束:“再也沒有遇到過那樣的鞋、那樣的人了!痹里@烈說,也許他想5年內在成渝兩地開500家修鞋連鎖店的計劃有些幻想成分,但這份幻想,也許就是繼續在人群中尋找這樣的人,這樣的鞋,這樣的鞋與人的故事。
講一個故事 讀一份精彩:從工程師到修鞋匠
背景:1989年,農村長大的岳顯烈從四川大學畢業!澳菚r的條件十分艱苦!睆男W到大學畢業,岳顯烈一直靠邊讀書邊拖煤、撿煤渣維持學業!坝彩且宦泛顾宦窚I水泡出來的。”岳顯烈一談起往事,眼睛就變紅了。大學畢業后,他在彭州水泥廠、成都躍進煤礦廠、雙流光遠公司上過班。幾年下來,他已是一名工程師。
過程:1997年9月,岳顯烈路過成都玉帶橋時,不經意間看到一家修鞋店高薪招聘技術工,任務是設計仿造當時業界知名的“路易叔叔”修鞋機。老板說,如果他能仿制出來,就高薪聘他為店里的技術員,每月給2000元的工資。
岳顯烈在大學里是學機械的,沒幾天就將“路易叔叔”修鞋機的圖紙拿了出來。之后,他按設計的圖紙,加工仿制出了功能更加齊全的修鞋機,并申請了專利,命名為“高新修鞋機”。這個“高新修鞋機”成為此后“湯姆叔叔”的原型機。
弄出“高新修鞋機”后,岳顯烈迷上了操作修鞋機,迷上了為皮鞋、皮衣等拋光、上色,“每次拿到剛剛修理加工過的皮鞋,心頭就有種說不出的舒暢!”為了這股子舒暢勁,他干脆辭去了工作,回到彭州,開起了皮鞋修理店。
結束:開門第一天,只來了一位客人,竟是十多年沒見面的高中同學。高中同學很意外:“你不是考起名牌大學的嘛,咋個……干起皮匠了?”話語中間頓了一下,岳顯烈聽得出是省去了“淪落”兩字。
“既然干上了,想那么多干啥子!”古人有云:三個臭皮匠能抵一個諸葛亮!罢蒙賯店名,干脆就叫‘臭皮匠’!”
就這樣,岳顯烈從一名工程師,“淪落”成了補鞋匠,這一補就是7年。
大特寫歡迎讀者投稿薦稿本版根據《天府早報》等媒體整理編輯
相關新聞:
“北大才子”賣肉
去年7月下旬,《華商報》發表的38歲“北大才子”陸步軒長安街頭賣肉的系列報道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引發了市場經濟下大學生就業觀念的大討論,新浪網甚至還就此事專門開設“新浪觀察”。
陸步軒1985年以縣文科狀元考入北大中文系,畢業后被分配到長安縣柴油機械配件廠,后被縣計委看中借調到機關工作。后來計委辦企業,陸步軒自告奮勇去了企業,但幾年后企業跨了,他失去了“飯碗”,以后他搞過裝修,開過小商店。2000年,陸步軒租了房子開起了肉店,如今憑借價格公道、質量保證,他的“眼鏡肉店”已在當地頗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