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今年我國農業、保險業、零售業、電信業等十多個產業領域將在年內對外資進一步開放,這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開放幅度最大的一年。有關專家分析指出,今年外資企業將加快進入我國市場,而國外針對中國產品設置的貿易障礙也將增多。國內企業將面臨真正的考驗。
《經濟參考報》報道,2004年農業、零售業和保險業等行業對外資開放程度最大。首先,2004年農產品平均關稅要有較大幅度下降,降幅在9%到20%之間,國外農產品將大幅進入我國市場。據最新統計,2003年頭10個月,我國進口農產品152.8億美元,同比增長56.1%。美國農業部預計,2003年美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總額將達54億美元,比上年翻一番還多。而隨著中國農產品關稅的大幅降低,中國將進口更多的糧食。
同時,在2004年,我國將全面允許外資從事圖書、報紙、雜志、藥品、農藥和農膜的分銷。外資從事特許經營和無固定地點的批發或零售服務也將全面取消限制。2003年5月圖書零售政策部分松動后,首先來華試水的德國媒體巨人貝塔斯曼集團近日正式提出了今年全面進軍中國市場的市場規劃:在購入中國第一家全國經營的圖書連鎖店二十一世紀圖書40%股份的基礎上,將在華讀者由現在的150萬增加到500萬。而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美國聯合唱片公司也宣布將在我國設立分支機構,希望進入我國音像制品的分銷市場。業內人士分析,2004年外資全面進入上述零售領域,最少會擠占50%的市場份額。
另外,從2004年開始,外資財險公司可依照有關規定,在華經營所有合法非壽險業務,并可將經營區域由目前10個城市擴展至15個城市。
除了外資進入帶來的挑戰外,我國企業的出口還可能遭遇更多的壁壘。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外制訂的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壁壘越來越多。
——綠色壁壘手段層出不窮。從今年開始,歐盟將正式禁止320種農藥在歐盟的銷售,其中涉及我國的農藥產品多達60余種。此外,日本把從我國進口的大米殘留檢測項目由56項增加到104項。歐盟對我國茶葉的農殘檢測項目也由29項增至62項,日本則多達77項。據聯合國的一份資料預計,今年僅綠色壁壘就可能使我國70億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響。
———利用啟動“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簡稱:特保)來制造壁壘。特保提起的程序相對簡單,要求的門檻相對較低,使用特保條款制造壁壘將是2004年外國制造對華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
———技術壁壘涉及面將更廣。據商務部和國際商會組織的統計,2002年以來,每年都有70%以上的中國企業遭遇到技術壁壘。而進入2004年,國外采用的技術壁壘更有針對性,涉及面更廣。我國企業一直具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優勢,最近美國開始強制推廣
SA8000標準認證,將勞工權利與訂單掛鉤。
SA8000標準是指企業在賺錢的同時也要承擔對環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是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認證標準。而受
SA8000標準約束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制鞋、化工原料、紡織等。今年
SA8000標準如果實施,將直接影響到跨國公司的在華采購,相當多未經認證的中國企業將失去訂單。預計2004年將有85%的中國生產制造企業遭受由實施
SA8000標準帶來的直接或間接消極影響。(據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