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純
本報訊
春節將至,北京各大商場推出的“返券促銷”活動不斷翻陳出新,消費者如何判斷“返券”活動中是否存在欺詐行為?記者昨天就此采訪了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檢查所所長李潔。
李潔介紹,“返券”活動中存在價格欺詐的情況通常有以下三種:一是虛構原價格,同一件商品在返券促銷前后的價格有所不同,商家提高了商品的價格,一般情況下,服裝、鞋帽等商品容易出現此類問題;二是對于返券的條件沒有進行明示,對于贈送的東西沒有更多的說明,比如:贈送的食品已經超過了保質期等;三是購買商品返券時有更多的附加條件,比如返回的券有的需要分樓層、分月份使用等,這些附加條件都需要明示。
如何應對“返券”中可能存在的價格欺詐問題,李潔認為,主要也有三種辦法:政府部門加強對商業企業的引導和規范,“目前我們已經和全市17家大中型商業企業簽訂了相關的規定”;經營者要樹立誠信的意識,避免因為價格欺詐行為給自己帶來個人信用的傷害;對于消費者,李潔特別提醒要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在發現價格違法行為時,要及時撥打價格監督電話12358,并注意保存證據。
李潔告訴記者,一旦認定商家存在價格欺詐行為,商家將向消費者退款,并將受到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的處罰。對于沒有明碼標價的商家,最高還將被處以5000元的罰款。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員會日前已經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進行“春節”黃金周旅游價格監督檢查活動,檢查的時間將一直持續到本月28日。在春節期間存在價格欺詐等行為的經營者一經查處將受到嚴厲的處罰。記者昨天隨同北京市發改委物價檢查所的工作人員一同在鬧市口晨星農貿市場等地進行了檢查,沒有發現任何價格違法行為。
據悉,此次春節期間的物價檢查包括三方面:經營者在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存在價格欺詐和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的;旅游景點門票價格、機動車停車場收費、代售機票、火車票不執行政府定價的;旅游參觀門票不執行國家規定的優惠售票措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