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熒屏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那標志性的建筑,看到各國外交官在環形大廳內開會和發言……我們對聯合國的“印象”大抵就是如此。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曾在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五年多的陳偉雄,在《耍一把外交———一個現役中國外交官的自述》一書中,披露其在聯合國里親歷親聞的一些軼聞趣事,也算是讓世人稍稍窺到一點“門道”吧。“無可奉告”不再盛行
以往,一句“無可奉告”的外交辭令,便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打發任何人。現在,這句外交辭令已經不吃香了。
如在聯合國,每天中午都由秘書長的發言人在大樓二層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他需要當場回答新聞界和各國外交官圍繞國際和地區重大事件提出的各類問題。對于當時無法答復的問題,發言人很少簡單地說一句“無可奉告”。他通常會改用另一種外交辭令,如“你提到的問題確實非常重要,我要去查一下。”這叫“虛晃一槍”。如果下次無人問,也就不了了之了。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
長期以來,在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中,五個常任理事國配備的人員最多。如目前在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中,參贊級以上的外交官便有20名。五個常任理事國的常駐聯合國代表都是副部長以上級別的大使。我國現任常駐聯合國代表王英凡大使赴任之前就是外交部副部長。
五個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大樓二層有一間專門的磋商室,房號為“
C座209”。這間磋商室八九平方米。每逢世界上發生大事急事,五常各級官員的磋商便會跟著時代的脈搏,變得頻繁起來。
五常的這種磋商通常由其中一國擔任協調員,按中、美、俄、英、法的次序輪流“坐莊”,每次任期三個月。由于安理會的“活兒”常常十萬火急,五常經常需要及時進行“短平快”的碰頭。只要一家有要求,五常磋商便會隨時在該磋商室舉行。大家一般都會開門見山,閑話少說,直奔主題。能夠談出共識,就按此貫徹落實,暫時談不攏,也不必心急上火,下回“有話好好說”就是了。
考慮到五常的特殊工作需要,聯合國后勤處在磋商室內免費提供四五大“扎”冰鎮水。有時,一場磋商下來,所有的玻璃杯都見了底,可見討論之激烈。
在五常當中,我國首都離紐約的路程最遠,旅行費用最高。每次,我國外長前往紐約開會,都是匆匆而去,匆匆而
回,有時甚至只能在紐約呆上一天,吃上一頓午餐。有一次,有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外長開玩笑地說,“要折算起來,中國外長在紐約的午餐是五常外長中最昂貴的!”發言要搶點
聯合國是一個重要的多邊講壇,與會代表們都是有備而來的,即:帶著腦袋、嘴巴、耳朵和雙手。通常,在國際會議上發言需要預先向會議秘書長報名,也可以在會場內臨時舉牌或舉手發言。如果沒有特別的規則,通常是先來后到,挨個排隊。如果需要提前“夾塞兒”,就必須找到一個國家更換發言時段。爭取一個好的發言時段是非常重要的,有時就猶如掌勺的廚師需要掌握好開鍋的時間一樣。
聯合國的會議通常在上午10時或下午3時開會。由于人多事雜,重要的貴賓和打雜的助手往往都難以準時與會,因此,有四個時間段是兵家大忌。如上午第一個發言的代表大多是對“椅”彈琴。午餐前最后一個發言的代表則會目睹人們紛紛離席就餐。下午第一個發言的代表勢必會同時聽到臺下許多回聲———原來是有人在打飽嗝。晚上最后一個發言的代表則會是“月亮走,我也走,我送自己到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