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4100多家民營企業已吸納農村勞動力15.2萬人,每年為農民增收10億元,成為農民增收的大舞臺和助推器——即墨民企打造農民增收金鑰匙
本報訊
即墨市朱家泊子村的青年農民陳靜是青島天祥鞋業有限公司的縫紉工,他每年收入達7000多元,比過去種地的收入翻了近5倍。目前,即墨市民營企業共吸納像陳靜這樣的農民已達15.2萬人,占全市勞動力總數的28%,人均月工資收入600元左右,每年可為農民增收10億元。
即墨市的民營經濟起步較早,發展很快,已成為該市經濟的支柱力量。其中,民營企業總數達4103家,注冊資金總額32.7億元,每年上交稅收2.63億元。為拉長這一優勢,即墨市從稅收、土地、用工等方面出臺了優惠政策,扶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同時,他們還注重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為民營企業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營企業已成為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大舞臺。青島順聯公司先后兼并盤活了普東縫紉機架廠、紡紗廠等7家鎮辦企業,產品由單一的橡膠產品發展為集橡膠、印刷、建材、化工為一體的系列產品。2002年,公司又融資3.05億元,買斷青島北海分局5號碼頭50年使用權,成為全國首家購買經營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的民營企業。周邊10多個村莊的農民也走進順聯,在家門口找到增收的新門路。
轉移農村勞動力的根本是幫助農民致富。青島華美工藝有限公司是青島市抽紗行業的龍頭企業,他們在即墨市的大信、七級、普東、移風店、段泊嵐等10余個鎮建立了加工點,吸納了2000余名農村婦女為其加工繡品。農忙種地,農閑刺繡,即墨市農家婦女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在即墨市,民營企業還重視農村產業工人的崗前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農民工的素質。青島亨達集團與高校開展聯合辦學,對招收的產業工人進行培訓,使其盡快適應工作需要。目前,集團已有6000多名員工在世界先進的生產流水線上大顯身手,去年,亨達集團完成銷售收入1.4億元,“亨達”牌皮鞋先后被評為中國真皮鞋王、中國名牌產品、青島名牌產品。
據測算,今后即墨市民營經濟每年可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將成為即墨市最大的勞動力就業市場。(張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