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韓國政府終于徹底醒悟:是過時的政策和陳舊的體制阻礙了釜山港的整體發展,急起直追,目的是要力保東北亞樞紐地位。
為了與上海、青島港爭奪東北亞地區貨柜樞紐港地位,韓國政府終于作出一項重大海運政策的修改,對寄以期望的第一大港———釜山港實行全面私有化經營管理,并為此專門成立獨立運作的行政部門———釜山港港務局(BPA),授以全權可在該港制定管理、運作、發展和對外商業活動的權利。
韓國總統盧武鉉上月十六日專程到釜山港,出席BPA成立儀式并致詞,向釜山港打氣,期望釜山港能追趕上海港,以彌補去年港口鬧工潮所造成的損失。
據韓國海運水產部(MOMZF)的官方消息稱,新機構將負起發展成為東北亞樞紐港口的全盤計劃和策略,韓國政府之所以作出重大決策,原因回應早前社會上的批評,指政府發展東北亞樞紐的政策無實效,并不能及時回應國際物流環境的轉變和碼頭客戶的需求。
歷史和地理上,釜山港在整體實力上是超過上海港的,韓國日報引述總統盧武鉉的說話。上海港去年貨柜吞吐量是一千一百二十萬箱,釜山港則是一千零三十七萬箱。
MOMZF部門早前在一份公布的消息稱,釜山港落后上海、深圳的中國高速經濟發展增長,在商業方面處于落后,去年五月份碼頭貨車司機鬧罷工和九月份又遭受一場臺風吹襲,摧毀十一至十五臺碼頭岸吊,令港口損失六百億韓圜,產能下跌兩成。
該部表示,私有化的好處是港口在發展上更靈活和貼近市場,吸引外資和對客戶的服務更符合要求。
BPA在行政上是受釜山市地區海洋水產局和韓國貨柜局雙重領導。據韓國政府估計,BPA年營業額至少在一千六百億韓圜,并享受政府三年稅務豁免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