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幾乎每一個去醫院做人工流產的女性都是懷著巨大的恐懼,青醫附院日前推出的一項措施頗為人性化:為接受流產者準備了一些輕松的樂曲,讓舒緩的音樂淡化其恐懼和疼痛感。據悉,將“音樂干預手段”應用于流產手術在我市尚屬首次。
32歲的張女士兩年前做過一次人流手術,她認為那是一次殘酷的身心考驗,由于精神緊張,手術后嘔吐不止。因此,再來流產門診時,她緊張得不能自已。主治醫生王黎明遞給她一張單子,讓她在上面選首自己想聽的曲子。張女士選了薩克斯獨奏《回家》。這首曲子她經常聽,很喜歡。手術前,王醫生打開音樂,幾分鐘后,手術在音樂聲中結束。張女士微笑著對記者說:“有了音樂的陪伴,恐懼和痛苦減輕了許多。”
患者普遍反映,接受此種“音樂干預療法”,可以緩解內心的恐懼和緊張。而醫生認為,在音樂聲中患者情緒放松,能更好地配合手術。
據介紹,音樂治療法已經在很多國家盛行,多用于手術室緩解手術醫生的壓力,或者用于特殊病人進行輔助治療。醫學界通過臨床實驗認定,音樂對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誘發睡眠等,都很有實效。在生理上,音樂能引起呼吸、血壓、心臟跳動以及血液流量的變化。有一些類型的音樂還能刺激身體釋放一種內啡酞天然鴉片制劑,可達到松弛身心和舒緩疼痛的效果。(王麗艷夏禹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