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為迎接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中心特別發起了“迎接中國電影百年優秀電影劇本征集”活動。參加約稿座談會的都是當前影視劇本創作一線的編劇,討論的焦點既針對中國電影劇本創作現狀也關注著中國電影的未來。
電影人陸邵陽認為,如果商業片成為電影的“主打”,就極有可能丟掉中國電影的文化特色。多年來中國電影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在迎合市場的同時,如何保持中國電影那種東方人很含蓄、很有味道的情感和格調。像《黃土地》、《城南舊事》這樣的影片才是不會被時間磨蝕的影片,它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品格。“拍好萊塢拍不了的電影”應該是中國電影的生存之道。
導演翟俊杰面對電影編劇隊伍青黃不接、編劇閉門造車脫離生活的現狀很心痛:“好的劇本絕不是在賓館里攢出來的,只有淺薄的劇本和一點花哨的小技巧就想拍出好電影不大可能。”他鼓勵年輕的編劇一定要有“擔當社會”的勇氣。
劇本中心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已經收到各地來稿近500件。但其中思想性和觀賞性完美統一的優秀劇本并不多。(王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