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珊的母親倪連芝翻看珊珊獲得的譽證書時抹起了眼淚。

▲珊珊(左)與義演救助過的小女孩涓涓的合影。

▲珊珊一家人。
回到家時,天色已漸漸地暗了下來,倪連芝走進女兒孫珊珊的房間,凝視著墻壁上女兒甜甜微笑的照片,眼淚禁不住流下來。“我現在怕回家,更不敢進珊珊的房間,看到珊珊以前的照片,我就會觸景生情,想起以前她在家時,一家人歡快的場面……”倪連芝抹著眼淚對記者說。
一架舊鋼琴
是最貴的家具
孫珊珊的家在延安三路一座7層樓上,是一套老式套二房。珊珊的房間朝北,房間里除了一張床,一個寫字臺和一架鋼琴外別無他物。“這架二手鋼琴是我們夫妻倆省吃儉用攢了5000元錢買的,是我們家最奢侈的東西了。”倪連芝說。記者看到,在這個顯得有些狹窄的家里,陳設近乎寒酸,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
“我和丈夫是普通職工,每月全部的收入在1000元左右,我們家除了敬奉老人和日常開支外,剩下的錢全部用在珊珊學習藝術上。”倪連芝說,珊珊是個懂事的孩子,她知道父母不容易,所以在學習上特別刻苦。
她自小能歌善舞
珊珊有不少照片,用倪連芝的話說,女兒自小就是個“小美人”,家里人特別喜歡給她拍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她成長的足跡。珊珊的父親孫憲明告訴記者,他以前拉過小提琴,而妻子倪連芝曾經是呂劇演員,也正因如此,珊珊自3歲開始就顯示出了較高的藝術天分。“只要是電視上播出的兒童歌曲,她幾乎都能準確地唱下來。”孫憲明說,珊珊非常輕松地通過了鋼琴10級考試。
曾經發著燒
參加助學義演
自從珊珊住進醫院后,孫憲明、倪連芝夫婦已經有10多天沒有回家了。昨天,他們回了一趟家,孫憲明進門就扎到廚房里忙活開了,他說“女兒最喜歡吃我炒的韭菜雞蛋,我得給她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此時親友及珊珊老師、同學打來的慰問電話一直沒有間斷。
在眾多的電話中,有一個是萊西打來的,倪連芝對記者說,打電話的女孩涓涓曾經是一個失學的孩子,
2000年的時候,珊珊在吳國強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一臺大型義演活動,為涓涓和其他即將面臨失學的女孩募集了上萬元的助學款。“珊珊在參加那場義演的時候正在發燒,等她唱完歌的時候,聲音都嘶啞了。”倪連芝說。
第一筆勞務費
給媽媽買方巾
翻著女兒厚厚的一疊獲獎證書,倪連芝再一次淚眼模糊。“珊珊在小學四年級時加入了青島電視臺小白帆少年藝術團。”倪連芝說,珊珊的歌唱得非常好,在老師的指導下,珊珊曾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的演唱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珊珊第一次參加演出的時候,得到20元錢的勞務費,她給我買了一
條方巾,給她爸買了頂帽子,她說等她長大了會照料我們,從那時候起,我感到女兒懂事了。”說到這兒,倪連芝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