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阿里安娜火箭晚報訊加盟歐洲航天局的9個歐洲國家近日達成協議,在2005年到2009年期間,將投資9億歐元繼續研制新型阿里安娜5號火箭,即阿里安娜5號加強型火箭。加盟歐洲航天局的9個歐洲國家是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西班牙、瑞士、荷蘭、瑞典和英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瑞士不是歐盟成員國。
歐洲航天局的阿里安娜系列火箭是當今世界上可靠性最高的運載火箭之一,占有世界衛星商業發射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其中最強大的是阿里安娜5號火箭,它可以發射6噸左右的有效載荷到距離地球3.65萬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是世界上功率最大的運載火箭之一。“機遇”號拍到奇異卵石
顏色大小各異有小氣孔晚報訊從“機遇”號火星車傳回來的火星土壤的顯微鏡照片上,美國航天局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在火星土壤的細沙粒中還有大小和顏色不一的奇異圓形卵石,而且有些卵石上還有小氣孔,這是科學家以前所沒有見到的。
科學家試圖對此現象給予解釋,他們提出了3種假設。第一個假設是,這些卵石是被流水沖刷形成的,這與前不久發現火星上確實有過水的事實更為接近;第二個假設是,這是由當年火星上火山爆發噴發出來的巖漿形成的;第三種假設是,小行星撞擊到火星表面形成的。在后兩種假設下,火星巖石發生熔化,巖漿冷凝后就形成圓形卵石。值得注意的是,小行星撞擊到火星表面的假設,還能解釋為什么卵石表面上有小氣孔。科學家說,如果火星表面有水的存在,在撞擊時,氣體就能進入巖漿,從而形成氣孔。美航天局科學家決定,在今后幾天內,讓“機遇”號只用它的6個輪子中的5個輪子支撐,另一個輪子將作為一個鉆頭,在火星巖石中鉆孔取樣。表現出色超出想像“勇氣”號鉆進巖石里火星留下首個人造洞晚報訊美國宇航局7日宣布,“大病初愈”的“勇氣”號火星車又恢復了往日活力,用機械臂上的打鉆機在火星上的一塊巖石上打了一個洞。科學家說,“勇氣”號創造了歷史,這是人類首次在火星表面上留下“人造”洞。
“勇氣”號的病因是電腦存儲器中的數據堆積過多,耗盡了存儲器的存儲空間。這一故障導致“勇氣”號從1月21日開始癱瘓在火星表面。科學家在刪除存儲器內的部分數據后,使“勇氣”號于2月1日恢復了探測工作。此后,專家對火星車上的軟件系統進行了多次遙控測試和修理,并于4日對電腦存儲器進行了重新格式化。5日晚,地面人員對火星車的電腦系統進行重新啟動后,火星車終于回到了“完全健康”的狀態。
“勇氣”號在處于火星表面美方命名的“紐約州”山脈地帶,花費3個小時用機械臂上的打鉆機鉆入一塊名為“阿迪朗達克”的巖石內部進行探測,它鉆的這個洞深2.7毫米,寬45毫米,科學家們可以通過這個洞分析火星過去的地質構造。接下來,它將利用機械臂上的顯微成像儀拍攝巖石的顯微照片。
美國宇航局負責監測“勇氣”號工作的科學家斯蒂芬•戈爾范說,鑿出這個“火星第一洞”不容易,“阿迪朗達克”石頭很硬。科學家們希望小洞能為探測火星地質的演變歷史提供線索。
科學家認為,“阿迪朗達克”的質地是玄武巖,屬于火山巖類型。“勇氣”號此前已經給它拍照并傳回地球,據稱它的“面孔”讓人聯想起一個電腦游戲中著名人物的眼睛和張開的大嘴。
N
ASA的科學家表示,“勇氣”號的表現如此出色大大超出他們的想像。他們已經開始考慮在火星上鉆更多的洞,包括讓“勇氣”號的孿生兄弟“機遇”號也開始鉆洞。
在火星另一個半球探測的“機遇”號火星車6日向著陸點附近的一處外露巖床行進了大約2米。抵達后,它將在那兒停留數天,探測巖石中赤鐵礦的含量,并再傳回土壤的顯微照片。“機遇”號火星車駛離登陸艙(上中)后在火星表面留下的行駛軌跡。美國宇航局科學家2月5日說,“機遇”號于當天夜間在火星表面進行了首次行走。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