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報記者進社區活動中,一個較為普遍的話題是,隨著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益性活動場所,尤其是適合青少年活動的場所,無論是在數量、布局和活動設施及內容上,都難以滿足人們健身的需要,特別是青少年的需要。
對此,市政協委員王夕源談到,近年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工作中,我們只注重了減輕學生在校的課業量,但學生社會活動場所和體育運動的不足卻被忽視了。目前,青少年的活動量和體質與上一代相比,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校外活動,面對數量有限、收費較高的燈光球場,使鼓勵運動的學生家長也只能望而卻步。失去了健康普及的活動場所,許多中小學生便沉溺于網吧、游戲廳、歌舞廳和錄像廳等場所。因過分癡迷其中的暴力、賭博、色情等內容而出現的逃學曠課、夜不歸宿和頻頻違法滋事的現象,有些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重視建設公益性尤其是青少年活動場所,已成為確保國家和民族健康發展必須盡快解決的迫切問題。
王夕源建議,在現有資金的地理資源條件下,少建為滿足少數外商運動的高爾夫球場,避免讓展現“貴族”運動的網球場過多地擠占適應和滿足青少年運動的活動場所。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應保障免費或低費青少年活動,包括科技、體育、文化、藝術等場所的密度和總量。節假日開放公益性活動場所和校內操場,通過有償服務解決好運動受傷的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問題。鼓勵社會力量建設公益性和青少年活動場所。積極探討與院校結合建設大型城市運動場館,既解決了使用率和日常維護問題,又解決了青少年運動不足與場所問題。
西山附近要中學
家住李滄區的高先生反映,李滄區西山附近由于離中心市區較遠,居民又較多,孩子上學非常不便,希望能在附近建所中學,解決該區孩子上學難的問題;據了解,該區曾有建校計劃,不知什么原因,建校計劃沒有實行。
滄口公園要改造
張先生反映,滄口公園內的許多活動場所損壞嚴重,水泥地面沒有再造,現在老人們只能在土地上打打拳、跳跳舞,應把公園內的活動場所好好改造一下,適當添置一些運動器械,讓人們有個鍛煉身體的好去處。
摩的載客太危險
家住李滄區的吳女士反映,李滄區的“摩的”載客已是一個久治不愈的弊病,“摩的”車速太快,非常危險,路面狹窄的路段已發生多次事故。望有關部門加大管理力度,徹底予以取締。
板橋坊河污染重
侯先生反映,位于李滄區營子村和板橋坊村之間的板橋坊河因為大量生活廢水傾倒河內,污染十分嚴重,請有關部門采取相應措施,盡快予以治理,還周圍居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十字路口沒信號
市民高先生反映,李滄路小學附近的十字路口沒有信號燈,過往車輛較多,孩子上學、放學過馬路很不安全。由于李滄維客廣場修建了步行街,青峰路為單行車道,環城西路的交通壓力一下子增加了很多,上學的孩子們的安全成了家長們的心事。
寵物管理應加強
一位退休老教師建議,應規范寵物狗的畜養,飼養寵物的戶主應主動到主管部門登記,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有關規定的執行,做好寵物的衛生和防疫工作,避免傳染性疾病的傳播。
環境衛生沒人管
家住東山商城的許女士反映,她所居住的東山商城7號樓環境衛生無人管理,也沒人收衛生費,導致居民生活垃圾無人管,樓院門口、樓上平臺、樓梯口到處都是垃圾,春節前,城管部門給清理過一次,現在又是一片臟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