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在國家“863”計劃的支持下,病毒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經過5年研究,建立了人類已知病毒和部分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組特異性探針數據庫。
病毒挑戰人類
艾滋病病毒、美國西尼羅河病毒、禽流感病毒、 S
ARS冠狀病毒……目前與人類疾病相關的主要病毒有500多種,而新病毒還在不斷出現:自1973年以來,人類就發現20多種對人致病的新病毒。特別是非典病毒對人類如何建立疾病的預警機制提出了新的挑戰。
歐美領先一步
面對如此眾多的致病病毒和不斷出現的新威脅,目前人類對病原生物的監控還沒有有效的手段,基本上處于被動防御狀態。但在建立病原生物監控系統上,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先行一步。
我國也已開始建立快速預警監控系統,將快速診斷技術用于突發性傳染病的監控,并可對付可能發生的生物恐怖襲擊。但在整體監控手段上,我國仍落后于美國和歐洲一些先進國家。
我國5年“磨劍”
我國科學家經過5年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病毒特異性檢測探針數據庫,包括與人類疾病相關的300多種病毒的3000多條特異性探針。
這套系統能快速鑒定在人類生活中“搗亂”的病毒,迅速鑒別出不明病毒和其它微生物,為在全國建立病原生物監控系統奠定了重要基礎。
|